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什么是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廣泛上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對他人有益/有害或者對社會有積極/負面影響的行為。
而社會行為通常分為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指對別人有幫助的比如:謙讓、合作、幫助、分享及安慰等。
我們有時會看到有些人做了“大非”的事情當司法機關問起時,他從心里不認為這是一種錯誤。這就是反社會行為。其實社會行為是道德認知的一種。

社會行為發(fā)展遲緩的負面效果
我們的寶寶今后可能會出現(xiàn)自卑、不愿與人交流、不合群、不能面對挫折、性格孤僻、怪異、偏激、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難分對錯。

兒童社會行為發(fā)展規(guī)律表

寫在最后:寶寶良好的社會行為發(fā)展,較高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其實跟早期幼年時得到的良好的照顧是分不開的。
嬰幼兒時期寶寶基本以自我為主體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產生出同情、內疚等感受,從而過度到責任心、價值觀等社會責任的問題。
而促進寶寶社會行為的良好發(fā)展就需要父母放下手機,多做有效陪伴了,跟孩子一起互動,參與到孩子的世界里,角色扮演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文獻參考:靖江市天線寶寶兒童智能開發(fā)中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974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