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一個老方子提高免疫力(增強免疫力的經典名方)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6)
說這個是因為經常會有朋友問,有什么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嗎?怎么讓自己更健康呢?

說免疫力其實是現代醫學的說法,那古代怎么知道如何增強免疫力?其實可以這么理解,免疫力在中醫學里叫【正氣】,也有一句話叫“正氣存內,邪不可侵”。
這里講的“扶正祛邪”就是現代醫學所講的增強免疫力;
在中醫世界里這樣的方子數不勝數,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來自醫圣張仲景的扶正祛邪的經典名方【桂枝湯】;

它也是《傷寒論》中出現的第一首經方,且有傷寒第一方之稱。
傷寒論中描述“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意為:怕冷、怕風、時不時的出點汗、流鼻涕、有點發熱、伴隨干嘔,桂枝湯主治;
桂枝湯這個經方,還可以根據病人的具體病癥,調整配伍,比如芍藥和甘草,可以治療手腳攣急,被后人稱為“去杖湯”(我之前講過),說的是拄拐杖的人對癥服用可以扔掉拐杖,聽著夸張。
但這就是中醫奇妙的地方,幾千年前的方子,用到現在,效果依舊很好。

一個方子能流傳千年,必定有它神奇的地方,【桂枝湯】方中配伍不多,僅5味藥,
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炙甘草
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方為什么神奇先看【桂枝】
中醫理論認為人有衛、營兩種氣——【衛氣】顧名思義就是保衛的意思,那肉桂樹本身的木氣很強,體現在哪?種樹的可能知道,您會發現肉桂附近幾公尺內,都難有其他雜木,夠強吧?
所以用肉桂樹的干燥嫩枝做藥,可起到發汗解表、散寒止痛,增強人體衛氣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了,桂枝有增強人心臟活力的功效,使動脈更強地把血液供出,同時,在中醫里,是這么理解:桂枝還有“通陽化氣”的作用,可解平常感冒中的食欲不振、想吐的脾胃氣郁之癥,治氣上沖,使其下達。
這桂枝就是防止寒邪繼續侵入內里的第一道防線。

再說【芍藥】,我前些天專門為它“正名”。
白芍與桂枝正好相反,桂枝散寒,白芍則是內斂。
上邊有講到人有衛、營兩氣,負責滋養的就是【營氣】,營行脈中,這里的脈指血管,白芍具有養血調經、平抑肝陽、斂陰止汗的功效,同時還有松弛筋脈,緩急止痛的作用,您會發現,有時候我在治療骨病和類風濕病人的時候,會用到。
正是相中了其益陰和里,斂固外泄之營陰以和營的特性。
桂枝和白芍同用,一散一收,一治衛強、一治營弱,散中有收,使表邪得解,營衛調和,是個極佳的組合。

再者【生姜】
生姜本身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功效,在這幅藥中,與桂枝合用,起到能讓身體血液循環的作用,同時也能更好的把身體的寒濕打出體表。
如果沒有生姜的輔助作用,桂枝的力量很難到達風邪所在的分支微小血管。這種配伍和作用熟悉嗎?
接下來是【大棗】
大棗想必大家都知道,平常都拿來泡水,補脾又補心,同時也有調營衛、益氣生津的作用。在此處搭配白芍共同起到益陰養血的作用。
大棗作為補給,負責給前線補充能量,同時也是第二道防線。
最后看【炙甘草】

甘草本身功效有滋陰養血、益氣通陽,主治心陰陽兩虛癥;現代醫學則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咱們也不止一次提過甘草具有緩和藥性,調和百藥之效。
在這個方中就起到合桂枝辛甘化陽以實衛,合白芍酸甘化陰以和營的作用。
讓桂枝和芍藥各盡其職還不起沖突,這脾氣著實不錯。

整副方中,以桂枝為君,白芍為臣,生姜、大棗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合用共奏發散體表寒濕、促進新陳代謝,同時還補充人的營衛二氣之用。
營衛二氣足了,兩道防線就架起來了,免疫力不就自然提升了嗎?
嘗試過中醫調理的人可能知道:中醫乃標本兼治,所以就出現了個“奇怪的現象”:比如可能是要治感冒,可能是調的脾胃。
這也是與西醫最大的區別:中醫關注的是通過補脾胃和加快血液循環來增強人的自愈能力,脾胃好了,血液運轉好了,感冒自然也就不成問題了。

這就是典型的中醫思維,使人的自身變強,然后自己把病癥戰勝,所以我說,桂枝湯其實是一劑增強免疫力的補藥。
當然了對于一些重感冒可能還伴隨著咽喉和鼻子的的并發癥,需要根據情況靈活調整,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需要辨證。
中醫看病的【望、聞、問、切】就是這個道理,千人千方,專人專藥才是中醫的本質。

我是中醫王振亮,從事中醫教學、臨床經驗近四十年,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到您,感謝支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18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