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對于寶寶來說,腹瀉算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毛病了。不少寶媽在遇到這種狀況的時候,通常都急著給寶寶吃止瀉藥,但其實作用并不大。
夏秋季節(jié)寶寶更加容易出現(xiàn)腹瀉的現(xiàn)象,大都與喂養(yǎng)方式、輔食搭配以及天氣變化有關。

偶爾出現(xiàn)排便量的增多或者減少,或者稀溏,都是正常的。寶媽可以根據(jù)下面的幾個步驟,判斷一下孩子腹瀉的情況:
1.用眼觀察
通過觀察便便的顏色、質地、氣味可以判斷孩子腹瀉的原因;觀察孩子的小便、心律、精神和皮膚狀態(tài)可以比較準確的把握孩子是否會存在脫水的癥狀。
2.用手檢查
不是說用手去感受便便,而是給寶寶測量體溫,判斷孩子是否由于感冒導致;最后,再摸一摸孩子的肚子,看看孩子是否會在輕輕按壓觸碰的時候產(chǎn)生壓痛感。
3.用腦回憶
要仔細回憶之前吃過什么、去過什么地方;是否有游泳、淋雨等特殊的經(jīng)歷。這樣,能很好的確定孩子腹瀉的誘因到底是什么。

注:做好這3步后基本上就能有自己的判斷,即便判斷不清,也能讓醫(yī)生更快的熟悉孩子的基本情況。

孩子生病基本是外感風寒和內傷乳食。外感風寒會引起孩子感冒、咳嗽等癥狀,內傷乳食就會引起孩子嘔吐、腹瀉、便秘。
1.積食腹瀉
寶寶吃得太多、太雜,或者吃了寒涼甜膩的食物會引起積食;積食后,胃腸道的蠕動會增強,導致腹瀉。
護理方式:首先控制寶寶的飲食,以清淡為主;飯后1小時,以肚臍為中心由內向外順時針,輕輕地按摩一下。

食療方:取半個蘋果切片,加水和少量的食鹽,小火煮5~10分鐘后,給寶寶喝蘋果水。
2.風寒腹瀉
由于自身體質不好,內臟虛寒,身體無法抵御外邪;吃的生冷食物過多,從而造成積食,導致脾胃虛寒運化無力,形成泄瀉。
護理:適當?shù)某孕?strong>紅棗、山藥等溫熱的食物,飲食勿過苦寒、生冷,忌吃牛奶、發(fā)菜、肉類、海鮮等。

食療方:準備粳米60g、生姜末6g、陳皮3g、花椒少許;粳米淘洗干凈,與陳皮一同熬成粥,粥將出鍋前,加入生姜末和花椒在煮10分鐘左右。
3.濕熱腹瀉
寶寶臟腑嬌嫩,容易受到外邪侵襲,或是因為吃得過于辛辣、過量后,濕熱之邪在脾胃集結,然后往下灌注在大腸中,就導致了孩子水樣便。
護理:除了飲食上需要清淡、易消化外,還要注意千萬不要以為是熱邪,就使用一些寒涼的食物或藥物。
每次腹瀉之后盡量用溫水清洗或者拿綠茶水清洗一下,可以消炎止痛。

食療方:馬齒莧8g、芡實10g、粳米50g,三種材料洗凈后,一起放進鍋中熬煮,粥熟后即可食用。
4.脾虛腹瀉
小兒先天脾胃虛弱,加上后天喂養(yǎng)不當,或久病傷脾等極易發(fā)生脾虛瀉。
護理:飲食上做到少食多餐,每頓飯七分飽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溫度適宜,避免再次著涼。

食療方:山藥(新鮮)30g、蓮子20g、粳米50g。山藥去皮、蓮子陳皮浸泡20分鐘后,與粳米一同下鍋熬煮即可。

堵不如疏:大禹的父親,用封堵的方式治水失敗后被舜所殺,而禹用疏導的方式,結果成功了,留名千古。
同樣,要止瀉,需要先排泄。小兒推拿,調理腹瀉是獨特有效的。
1.脾虛瀉
揉外勞宮10分鐘、清補脾10分鐘、平肝5分鐘。



2.寒瀉
揉外勞宮10分鐘、清胃15分鐘、推天河水15分鐘。



3.傷食瀉
運八卦10分鐘、清胃15分鐘、推天河水15分鐘。



4.熱瀉
運八卦10分鐘、清胃10分鐘、推六腑15分鐘。



溫馨提示:以上四種推拿手法,需要對寶寶辨證之后對癥加減,由專業(yè)醫(yī)師進行推拿效果更好~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