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語言遲緩的寶寶不學說話怎么辦(寶寶不說話說話晚)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6)
亮亮剛滿兩歲。他比同齡人咿呀學語少,開口說話晚,一歲半才開始有意識地喊“爸爸”“媽媽”,接近兩歲時只有20個左右的詞匯量。
亮亮的媽媽對他的語言發育很擔憂,決定把他送到全日制托班,希望他多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戲互動中快快進步。然而兩周后,老師反映亮亮在托班不聽指令,不能集中注意力,他似乎有些過于“內向”,幾乎不開口說話,也不喜歡加入小伙伴的集體游戲。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在亮亮2歲兒保體檢時,媽媽向兒科醫生表達了對亮亮語言發育的擔憂,經過醫生的全面評估,亮亮被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需要接受語言發育的早期干預。
語言發育遲緩是病嗎?寶寶的語言發育為啥會遲緩?
為了幫助寶爸寶媽們理解,我們來做一個類比:
相信家長們對上面這張生長發育曲線圖都不陌生。所有的寶寶自呱呱墜地開始,生長發育都遵循一定的規律。每一次的兒保體檢,爸爸媽媽們都會格外關注寶寶的身高體重是否正常,并將數值在發育曲線圖上標出來,如果數值大幅落后于同齡人,掉出了“正常值”,就說明寶寶可能面臨生長發育遲緩,需要盡快調整寶寶的飲食、作息、睡眠質量等進行干預。
同理,寶寶的語言發育,也遵循相似的規律。若是寶寶的語言能力大幅落后于同齡人,掉出了語言發育的“正常值”,則可能面臨語言發育遲緩,需要通過科學的游戲互動,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進行語言的早期干預。
其實,“語遲”寶寶并不少見。根據權威科研統計,2-3.5歲嬰幼兒中,大約有13.5%-17.5%面臨語言發育遲緩,也就是說,平均每十個幼兒園小班的寶寶里,就有1-2個面臨語言落后。

可能導致寶寶語言落后的因素有許多,包括:
· 先天因素(例如基因易感因素)
· 其他感官障礙(例如聽力障礙)
· 其他兒童發育障礙或神經發育性疾病等共病(例如整體發育遲緩、自閉癥、多動癥、唐氏綜合征等)
· 后天照養環境因素(例如過度屏幕時間、遭受家庭成員忽視虐待等)
這些可能的病因紛繁復雜,需要兒科醫生、康復科醫生等臨床專業人士通過全面評估一一進行排查。如果經過循證的鑒別診斷,寶寶不患有其他感官障礙或兒童發育障礙,只有語言發育落后,通常會被診斷為“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要緊嗎?能不能順其自然,等他/她自己慢慢進步?
語言是孩子與他人溝通最重要的媒介,語言能力的落后,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和社交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 在生活方面,孩子由于無法順暢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容易陷入焦慮,表現出極端情緒和行為;
· 在學習方面,語言上的困難會影響孩子與外界的交流和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讓孩子失去許多發展認知和學習的機會;
· 在社交方面,有科研表明,語言發育落后的孩子,3歲即遭到同齡人排斥,難以融入集體,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發展都大為不利。
此外,從長遠看,早期語言落后的孩子在入學后更容易面臨閱讀、寫作相關的學習困難,極端情況下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

在所有的語遲寶寶中,大約有一半會在學齡前自然趕上同齡人的步伐,另外一半(大約占所有兒童的8%-10%)則會面臨長期的語言困難,被診斷為語言障礙。然而,目前尚沒有任何科學的方法能夠在兒童語言發育早期準確預測哪些孩子能夠“趕上來”,因此,所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都應該接受科學循證的早期干預。
已經有大量臨床科研和實踐證實,干預越早,效果越好,寶寶越容易獲得長足的、功能性的進步。請家長們不要觀望等待,早評估、早干預才是硬道理!
如何判斷寶寶的語言發育是否達標呢?
首先,您可以觀察孩子是否表現出以下語言落后的癥狀:
· 開口說話晚
· 詞匯量少,表達簡單
· 不愛理人
· 難以融入同齡人
· 難以聽從指令
· 注意力短暫
· 情緒暴躁,愛哭鬧
· 發音不清
· 語言不流暢、口吃
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切勿掉以輕心,請盡快安排孩子到權威醫院或婦幼保健機構接受全面發育評估和語言評估。
您也可以對照兒童語言發育里程碑,做初步的自檢:
0-3歲寶寶語言理解里程碑
· 0-3 個月:開始識別他熟悉的聲音,例如,當爸爸媽媽同他/她說話時,他/她會安靜下來或扭動身體。
· 3-6個月:會轉頭尋找聲源,例如,當您叫他/她的名字時,他/她會轉頭看您;會對一些日常活動的意圖作出反應。例如看到您在沖奶粉時,他/她會發聲或移動身體來表示“要吃奶了,好開心!”
· 6-9個月:會對一些手勢作出反應。例如,當您伸手做“抱抱”的手勢時,他/她會迎合。
· 9-12個月:能聽從簡單熟悉的指令,例如“球給媽媽”。當您說到他/她熟悉的物品時,他/她會去看這個物品。
· 12-18個月:能聽從更多日常的一步的指令,例如:把書拿來、坐下。開始理解一些方位詞,例如:盒子里面、桌子上面。
· 18-24個月:能聽從兩步的相關指令,例如“去房間里把帽子拿過來”;能理解更多的動詞,例如吃、睡覺、洗、玩、喝、看、抱、抓、爬、 開、關等。
· 24-36個月:能理解“一”的概念,例如:當您讓他 / 她給您一個葡萄時,他 / 她會只給您一個。能理解“大/小”“快/慢”“冷/熱”等基本概念。
0-3歲寶寶語言表達里程碑
· 0-3 個月:通過哭來獲得爸爸媽媽的注意,或是表達自己餓了或是不舒服了。
· 3-6個月:開始牙牙學語,會重復一個或幾個相同的音節,如 a-a-a,e-e-e,ma-ma-ma等。
· 6-9個月:牙牙學語時會有不同音節的組合,如ba-da、ma-bu 等。
· 9-12個月:進入單詞階段,開始有意識地叫“爸爸”或“媽媽”。會通過發聲來“指揮”大人,例如通過“嗯嗯嗯”的大叫來讓家長拿玩具等。
· 12-18個月:會說大約 15 個詞,仍處于單詞階段,但會在表達時變化語調。會通過說話和手勢來與他人溝通。
· 18-24個月:大約有 50 個詞匯,進入短語階段,開始使用雙詞組合,例如“媽媽抱”、“喝奶奶”等。
· 24-36個月:進入句子階段:能說 3-4 個詞長的句子,例如“我要尿尿”。會用人稱代詞“我”而不是自己的名字來指代自己。
除了對照里程碑,您也可以尋找專業機構,為孩子進行一次語言“體檢”,了解寶寶的語言能力和同齡人相比是否達標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659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