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23)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在你的印象中,意大利美食都有哪些?如果你只能說出:意大利面和披薩,那……呵呵……這么low的常識,咱們從現在起可以更新一下了哈。游遍意大利之后,總結一下意大....<p>在你的印象中,意大利美食都有哪些?</p><p>如果你只能說出:意大利面和披薩,那……呵呵……這么low的常識,咱們從現在起可以更新一下了哈。</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游遍意大利之后,總結一下意大利的美食,分享給大家。帶著這篇文章去意大利,你都不需要說話,到了餐館直接讓服務員看圖下菜單,絕對準確無誤,保準你吃到爽歪歪,再有人跟你說意大利只有面和披薩,你肯定第一個不同意。</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先說說頭盤,大多都是冷盤,跟中國的涼菜一個概念。有葷素之分。</p><p> 作為一個食肉動物,我對素食向來沒有興趣,除非天氣太熱導致食欲不振,才會勉為其難吃一盤草。不過,意大利的橄欖油真的太香了,一盤草,拌上橄欖油,撒一點鹽和胡椒,再倒上一些意大利香醋。嗯~還是很清爽的。</p><p> 下圖這個大拌菜就特別適合素食主義者和減肥愛好者。這種搭配,任何一家餐廳都能吃到。</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下圖這個素盤,是唯一素食里能激發我強烈食欲的。來來來,看看人家多豐盛。從左到右依次向大家介紹一下哈。</p><p> 左一:烤面包上面抹一層羅勒醬,配上小番茄,加一片軟質乳酪,最后淋橄欖油提香,一口下去,mum~~~清香無比。唯一缺陷就是對女生來說,嘴巴得張得夠大才能咬下去。</p><p> 左邊鋪底的……呃……都是葷的哈,之后再一一介紹肉食,現說說上面的素食。有意大利超級特色的番茄配奶酪,這個菜的名望就跟中國的雞蛋炒西紅柿是一樣一樣的。 </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旁邊有一堆餅,這種餅意大利語叫focaccia,就是發面餅的意思。餅很軟,比中國的馕要軟很多,里面夾意大利腌菜,跟中國的咸菜也是等同概念的。只是意大利腌菜中因為添加了特色香料,鹽也不會很多,所以,吃起來還是棒棒噠。</p><p> 這里還有水果,腌橄欖和奶酪。看到中間有一個最小的碗了嗎?那是蜂蜜,可以用奶酪蘸著吃。蜂蜜旁邊一小碗黑乎乎的,是藍莓果醬,也是奶酪伴侶。最右邊有一碗綠色的醬,就是羅勒醬,可以摸在面包和發面餅上。</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在素菜冷盤中,還有下圖這種烤蔬菜,是意大利中北部地區的特色菜。蔬菜上面像炸過的東西其實是:面包屑、意大利香料、鹽和橄欖油的混合物,放在蔬菜上,用烤箱烤熟,再淋上一點橄欖油調味汁就行了。吃的時候,一片蔬菜卷成卷,一口塞進嘴里,口感很有意思,面包屑被烤酥了,香料也入味了,蔬菜又很柔軟。有興趣的朋友下次可以試試。</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8)"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強烈推薦下圖這個拼盤,有不同部位的生火腿、里脊肉、豬頸肉,還有肥瘦均勻的薩拉米,菜葉子(裝飾品)上面可不是雞蛋,是一種乳清奶酪。</p><p> 這種乳清奶酪意大利語是Mozzarella。不會讀?不重要。這種奶酪最著名的是用水牛奶制成的,口感特別清淡,因為水牛奶脂肪含量極低。但下圖顯然不是用水牛奶制成的。但并不影響我對這種低脂乳清奶酪的喜愛,真正水牛奶酪,還真未必比牛奶酪香。</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9)"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下圖這個也很硬。里面有意大利生火腿、豬頸肉、烤乳豬切片、熟火腿、硬質奶酪、軟質薩拉米切片,再加上烤得香脆的面包片。嗯~~絕了!這種拼盤最好是兩人一份,一個人真搞不定。</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0)"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下面說說海鮮頭盤。這是我永遠的最愛。下圖那個不是魷魚,是保羅。保羅的肉質比魷魚嫩很多,通常配土豆一起涼拌,佐以歐芹、迷迭香、橄欖油、鹽,可加少許胡椒粉。強烈推薦!吃過的都說好!下圖這個拼盤,右邊一堆是涼拌茴香頭和番茄炒米。味道比較清淡。</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如果在海濱城市,下面這道頭盤必點。看看就知道有多好。</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下面這個厲害了。只有意大利威尼斯才比較容易吃到。前面一排,下面黑色的部分是用墨魚汁加玉米粉做成的,口感很軟糯,倒也沒有強烈的墨魚味,只有一點點鮮咸。上面的料從左到右依次是:金槍魚醬、鮮蝦和保羅。后排是番茄乳酪、生火腿切片和海膽鳳尾魚。一盤頭盤,吃到這么多種特色美食,還是值得的。</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下面這個看起來就很誘惑的頭盤,在意大利并不多見,我也是在米蘭偶然間發現的。特別有創意的做法:最底下是烤香菇,上面放半顆乳酪,再放一只熟蝦或金槍魚片,撒少許羅勒葉、橄欖油和鹽。味道混搭但超級美味。吃不到的話,咱們在家也可以自己做起來吃的。</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再說說硬菜。別說你吃不慣西餐,那是因為你沒吃到地道的意大利美食。</p><p> 首先,是這個笑得無比開心,搞得我不捧場吃一口都對不起它似的。我只能說:太香了!什么叫入口即化!什么叫鮮香入味!什么叫余香繚繞!就是它!</p><p> 這種烤乳豬是意大利中部地區特有的美食,其中阿西西小鎮的烤乳豬是最棒的!</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外皮焦脆,里面肉質細膩到入口即化,你都舍不得咬,真的!重點是,最內層的香料味道,全方位無死角地浸潤到每一絲肉絲中,每一口都是一樣的濃郁,濃郁!吃完之后,真的是唇齒間余香繚繞啊!在阿西西的時候,我每天都要吃一大塊,從早餐開始。哎呀~想到就已經忍不了了。</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另外必吃的就是佛羅倫薩T骨牛排。來,看看它有多大多厚的一片!</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8)"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佛羅倫薩牛排是用托斯卡納大白牛的T骨肉做的。比我兩只手加起來還要大,比男人手掌還要厚,絕對是個大大的T。做佛羅倫薩T骨牛排,需要用明火炭烤,站著烤3分鐘,躺下來正反面各烤3分鐘。外面熟了,里面還是生的。如果你和我一樣生猛,那你肯定會愛死這道美味的。重點是,肉質超級鮮甜軟嫩,口口都是滿溢的肉汁,吃過一次,回味一年。但千萬別一個人吃啊,建議3-4人吃,不然這么貴的肉,肯定要浪費掉了。</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19)"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如果沒有那么多人來分擔一塊T骨牛排,那就可以點下面這兩道烤牛排。在意大利,牛肉是非常新鮮的,所以,生食也不用擔心。這一點,國內的牛肉還難以做到。重點是,做牛排的肉,為了保留肉中鮮美的汁水,殺牛的時候,并不完全放血。在國內,殺牛之后,都是要完全放血的。所以,注定在國內吃不到鮮嫩多汁的牛排。</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0)"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這個牛排下面的蔬菜是芝麻菜。我是很喜歡的,但有人說它根本就是蔬菜里的皮革。哈哈哈。</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現在,聊聊面食。我只想說,下次再去點餐,別再只吃意大利肉醬面了,試試別的口味吧。</p><p> 首先,肯定要推薦海鮮面。這種清淡的口感,最適合中國人的胃。咱們畢竟還是中國胃,吃太多肉和奶酪,確實不太舒服。海鮮面就不一樣了。味道鮮美,又清爽,吃多都不用擔心胃不舒服。更何況,意大利海鮮真的是鮮!甜!爽!</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墨魚面,已經很出名了,是威尼斯的特色面。吃完黑你一嘴。但就是好吃!鮮得你都顧不上說話了。一大盤,一個人低頭猛吃,一抬頭露一嘴大黑牙,還忍不住贊嘆。必點!</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除了以上幾種面條,下面這個是面疙瘩,口感比較Q彈,面里面有加入玉米面,我覺得更適合老人。而且,番茄口味的面疙瘩,也太像中國的西紅柿打鹵了。你懂的。</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千層面。這個面有點意思,一層面皮 一層奶酪 一層肉醬 一層面皮……如此疊加,入烤箱烤制而成。對于千層面,愛吃的人真的是愛到爆炸。因為,這個面的味道確實太濃郁了。我也喜歡,但從第三口開始,對我來說就有點膩了。到底還是中國胃,沒辦法。</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意大利面有太多種類了,就跟山西一樣,面食文化博大精深。但究其根本,也是萬變不離其宗。面嘛。縱使形狀千百變,到底還是一道面啊!其實,面好不好吃,重點在于醬料,而面的造型,是決定口感的,再者就是不同形狀的面,能不同程度地裹住醬汁,最終也會影響每一口面帶來的味覺體驗。</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8)"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29)"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甜點不用多說,沒有難吃的。不過,吃完前幾道,如果你還能吃下甜點的話,我就真真兒的服了you。當然,如果有冰淇淋的話,我也有一個專門的胃是留給它的。 <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30)"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意大利冰淇淋,一天三頓地吃,都不會膩。唯獨有一次,在意大利湖邊買了個超大的冰淇淋,吃到整個人都成冰棍兒了,還是吃不完,最后只能喂天鵝。呃……天鵝似乎不好這口兒。</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3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 看完這些,我相信你也餓了吧?因為我已經又餓又饞到無法繼續碼字了。好了,大伙兒收好,我去找點食兒了。</p><p><img alt="意大利不可錯過的經典美食(意大利特色美食詳解)(3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p><p>《全球尋歡記》/深度體驗世界/感受非常規旅行</p></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