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三歲多了說話不是很標準(3歲寶寶語言流暢)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大家好,我是紅紅。
紅紅的兒子3歲,要上幼兒園了,每次帶他出門,同事朋友都夸紅紅把孩子教的好,尤其是他語言流暢、口齒清晰,說起話來條理分明。有兩個幼師朋友還說,兒子的表達能力比很多4歲的孩子都強,說他上幼兒園紅紅一點都不用擔心。
紅紅聽了,心里滿滿的都是對婆婆的感激。要知道,兒子1歲8個月時體檢,醫生還說兒子語言發育遲緩,要是沒有婆婆,紅紅現在可能還在醫院哭鼻子。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紅紅在鄉鎮工作,婆婆和媽媽身體都不好,也還沒有退休。所以,兒子在1歲8個月前都是跟著紅紅的。作為一個既要工作又要帶娃的新手媽媽,紅紅整天忙得暈頭轉向,一天下來,連話都不想多說,也就沒有顧上給兒子做語言啟蒙,反正孩子長大了自己就會開口了、不都說貴人語遲嘛!
結果,兒子1歲8個月了還只會簡單地說幾個諸如,爸爸、媽媽、寶寶這樣的疊詞。紅紅沒太在意,倒是婆婆上了心,她委婉地勸紅紅帶孩子去做個檢查。

紅紅當時還嫌婆婆多事,結果一檢查,紅紅當場就急哭了,醫生說,說疊詞是1歲寶寶的技能,1歲半的孩子就會說三五個詞來表達意愿了,比如,寶寶要吃飯???,紅紅兒子的年齡和語言能力實在不匹配,懷疑語言遲緩。
紅紅當時就嚇懵了,只顧著掉眼淚,連醫生后面說的都沒聽清。倒是婆婆仔細地記下了醫生的話,還特地跟醫生要了一張寶寶語言發展時間表。

之后,婆婆說她的病休申請批下來了,樂呵呵地要幫忙帶孩子。紅紅沒多想,就把孩子留在了家里。
為了能讓孩子早些開口說整句話,婆婆真是用心良苦,她嘗試了各種辦法,還特地去早教機構考察了一段時間,現在,紅紅把她的一些有用的方法分享出來:

①遠離電子產品
紅紅帶孩子時,比較圖省事,時不時就讓孩子看個動畫片,畢竟,現在到處都是電子屏幕,孩子也喜歡,既消磨時間,又讓孩子長知識。
婆婆則不同,孩子回家第一天就告誡全家人:不許帶孩子看電視,也不能讓孩子看手機。傷眼睛只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說話是互動,是一個有問有答的交流過程;可是,看電子屏幕只是單向的流動,沒有交流對象,不利于孩子的語言發展。

②創設語言環境
紅紅帶孩子時只顧著讓孩子吃飽穿暖,孩子乖乖的就好了;婆婆可不是這樣,她有事沒事就和孩子嘰嘰喳喳地說話:這是蘋果、這是草莓、這個黃色的是香蕉。
她還時常帶孩子去超市、菜市場、廣場等人多物多的地方,無論孩子說不說話,她都耐心地給孩子作講解。
她還買來了給孩子做語言啟蒙的繪本,已經退休的人了,又戴上老花鏡重拾書本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講起了故事。

③繪本演練
本以為婆婆做的已經夠多了,誰知,婆婆還一心要做得更好。
她聽早教老師說,孩子最喜歡游戲,用游戲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記得更牢靠,學得更好,也更愿意說話。
于是,除了讀繪本、講故事,婆婆又開始帶著孩子做語言游戲了,就著繪本,一個扮演售貨員、一個假裝買東西的人;一個是小鹿,一個當小猴。每天都變著新花樣,各種游戲層出不窮,只為了引導孩子說話,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可以說,教孩子說話這件事上,婆婆真的是不遺余力地在幫紅紅了,很多時候,婆婆的付出比我這個媽媽還多。
而效果也很明顯, 在婆婆的耐心引導下,孩子嘴里蹦出的詞匯越來越多,表達能力也越來越強,經過4個月的教導,等到孩子2歲時,終于如愿迎來了語言爆炸期,不只是簡單的句子,他時不時還像個小大人一樣會評價人:媽媽今天又淘氣了。

從2歲到3歲,每次去體檢,醫生都大加贊賞,說孩子的語言能力非常強,表達也很到位,直夸家里人做得好,紅紅也終于松了一口氣,倒是婆婆依舊樂呵呵地給孩子讀繪本,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
看著婆婆的付出,紅紅也終于明白,想要孩子開口早、說話清晰,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語言黃金期(0-3歲),多跟孩子說話、鼓勵他開口。

如果你家也有0-3歲的寶寶,不知道怎么引導孩子說話,或者你也希望寶寶語言能力強,紅紅建議在給孩子做語言啟蒙時注意這幾點:
詞類齊全
很多家長教孩子說話,開口就是:寶寶,叫媽媽、叫爸爸!這是小狗!說了一些常用的名詞之后,就不知道教什么了。
可是,我們生活中,用得最多、最難說清楚的還有形容詞、動詞,比如:你怎么不聽話?(聽話)這個蘋果好大?。?strong>大)花朵美麗(美麗)

時間長了,孩子接受的詞匯單一,說話就容易偏愛名詞,導致詞不達意。
因此,平時引導孩子說話,注意選取的詞類豐富,包含了名詞、形容詞、動詞,就能做好寶寶的語言激發。
場景豐富
玩中學,學中玩是最有效的辦法,平時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考慮孩子想象力豐富,喜歡把動植物都擬人化的心理認知特點,可以把小動物加入了對話的行列,以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場景學習,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表達欲望,讓孩子學得快樂、說得輕松。

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說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牙牙學語,到疊字,到三五個詞,再到完整的句子,能用多種詞匯表達意愿。
教孩子說話也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從初始的象聲詞、詞匯拓展、問答,到進階的說句子、看圖講故事,每一個步驟都要緊跟孩子語言發育特點,有跡可循、有法可依,教孩子說話的路上不迷茫。

說話是溝通的基礎,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說過:“孩子的能力是在跟人溝通中提高的,包括語言表達、邏輯思維、溝通交流以及情商的培養和發展,都是基于此而逐漸發展的。”
#育兒事務所#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