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近日,在吉林,一對夫妻倆正在爭論孩子的吃奶時間。寶寶的媽媽表示現在已經到了寶寶的哺育時間,而爸爸則記錯了時間,認為孩子早已經吃過奶了。正值兩人爭執不下時,媽媽懷里6個月的寶寶竟然發出聲音,大聲說道“我沒吃”!夫妻倆瞬間被逗笑,他們一方面驚訝于6個月大的孩子竟然會說話,另一方面他們也懷疑孩子是否聽懂了他們之間的對話。而網友看過視頻后則表示:孩子也是急了,再不開口今晚得餓肚子了!

圖為網圖侵權立刪
其實,按照一般情況來講,寶寶在一歲左右,才開始咿咿呀呀學語的階段,會說幾個簡單的詞句。然而,語言發展也有個體差異,6個月大的孩子開口說話確實罕見,但也并非全無可能。根據幼兒發育規律,通常6個月大的寶寶雖然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想說的內容,但是他們已經做好了聽的準備。孩子在早期的語言啟蒙中聽到的語言和詞匯越豐富,在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轉變成口語說出來。

圖為網圖侵權立刪
孩子學說話有早有晚(而且一般男孩比女孩稍微晚些),這是正常現象。家長不要拿別人的寶寶與自己的寶寶做比較。寶寶說話只是說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不是代表他的智商,因此,孩子說話早晚和聰明程度沒有直接的、科學的關系。但若到了兩三歲還不會開口說話,醫學上就稱為言語發育遲緩。造成言語遲緩的原因很多,一般有四個方面。
1. 生理因素
如孩子的聽力本身有問題或發音器官不正常等,導致說話晚甚至不會說話。例如,孩子出現舌系帶異常,就會出現發聲氣流走向失常和發聲協調困難,影響發音;再如孩子若有聽力障礙,使孩子接受不到語言環境的刺激,也會影響語言的發展。
2. 心理因素。
如果孩子得了孤獨癥(自閉癥)、抑郁癥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會說話。
3. 家庭因素
如家庭成員都沉默寡言,彼此之間交流太少,孩子缺少語言環境刺激和模仿對象;再或者有些父母沒有足夠的耐心,當孩子說得不好時就急于催促,這樣會讓孩子越來越害怕開口,導致孩子說話比較晚。

圖為網圖侵權立刪
4. 遺傳因素
孩子說話早晚和遺傳也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父母兩人小的時候說話都比較早,那么孩子一般也不會說話太晚。
因此,當孩子在一定范圍內稍晚或稍早開口講話時,家長都不必過于驚慌,也不必著急地為孩子開口講話的行為賦予什么定義。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并及時關注孩子的語言學習行為,在發現孩子的語言方面有問題時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
來源出版物:《家庭醫學》——孟昭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8759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