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給寶寶沖奶粉,是奶爸奶媽們每天的“必修課”。為寶寶沖奶粉,看似是很簡單的事,實則隱藏著大學問。比如,沖奶粉先放水再放奶粉還是先放奶粉再放水,就有很多爸媽不清楚。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沖奶粉過程中,常常出現的錯誤吧。

誤區一:用純凈水或礦泉水沖奶粉
純凈水與蒸餾水一樣,不含雜質或細菌,也不含各種無機鹽,缺少了普通白開水中含有的礦物質,用來沖奶粉可能會導致奶粉中鈣質元素的流失。
而礦泉水恰好相反,含有的礦物質多且復雜,對寶寶來說會增加腸胃負擔,可能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和便秘。
而嬰兒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長期用這兩者沖調奶粉會引發嬰兒消化不良和便秘。
√ 正確做法:沖配方奶粉提倡用燒開后的自來水,因為目前家庭用的自來水都經過了科學的處理,質量符合標準。自來水煮沸后,放涼至45℃左右,再用來沖奶粉就可以了。

誤區二:先放奶粉,后加水
配方奶粉沖調都有最佳的科學比例,如果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變濃了。
嬰兒吃過濃的奶,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
家長以為奶粉濃些孩子有營養,反使小兒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瀉,甚至會引發腎功能衰竭。
√ 正確做法:正確的沖調順序是, 先加水,再加奶粉。這樣做的理由是保證水的量正確。

誤區三:開水沖奶粉放涼喂
不注意水溫會讓奶液產生大量的氣泡,而寶寶喝了含有大量氣泡的奶液,容易脹氣打嗝吐奶。
而且開水的溫度很高,沖調奶粉時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也會被破壞,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
√ 正確做法:沖調奶粉應用溫水,避免其中營養物質的損失。通常泡奶最適宜的水溫是40—50℃。

誤區四:反復加熱已沖好的奶粉
已經沖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而且沖好的奶粉反復加熱,會增加牛奶被細菌污染的概率,如果寶寶喝了被污染的奶粉,容易導致腹瀉和腸炎。
√ 正確做法:盡量不要重復加熱,最好是泡好后立即喝掉。

誤區五:多次攪拌或用力搖奶瓶
不停地攪拌或使勁上下搖晃奶瓶,會讓奶液產生大量氣泡,而寶寶喝了含有大量氣泡的奶液容易脹氣打嗝、吐奶。
√ 正確做法:正確的做法是雙手水平滾搓奶瓶瓶身,這樣可以避免起泡沫。
新生兒寶寶腸胃功能還未發育完善,沖奶粉上的失誤很容易就引起寶寶的各種不適。所以爸媽們在日常沖奶粉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按照科學的方式沖調奶粉才是對寶寶最好的呵護。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