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前段時間我去公園,遇見蘭姐推著2歲的孫子散步,蘭姐說,她帶了孫子1年,除了會叫爸媽,其它都不會,心里有點急。
蘭姐是我以前的同事,別人都叫她蘭姐,我也跟著叫,其實她比我大十幾歲。
她孫子滿周歲,兒子媳婦出去打工,讓她幫著帶,國慶節后,她帶孫子去鎮上的醫院檢查,結果身體正常,她的朋友安慰她,說孩子可能是“貴人語遲”,不要太擔心。
她知道我有個女兒,也快2歲,便問問我的看法,我跟她說,別相信什么“貴人語遲”,孩子語言發育要重視,最好去市里或省里的兒童醫院仔細檢查,落個心安。
“貴人語遲”出自論語,原文是:
貴人語遲,敏于行卻不訥于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意思是說不平凡的人行動很敏捷,說話卻很謹慎。

“貴人語遲”和孩子說話的早晚并沒有關系,蘭姐的朋友這么說,要么是理解錯誤,要么是為了安慰她才這樣說的。
后來,蘭姐告訴我,她去了市里的醫院,經過檢查,測試,她孫子身體確實無恙,只是語言發育有點晚,要多給他一些語言刺激,醫生建議她3個月后復查。
這真是個好消息,只要不是病理原因,孩子說話就不用擔心,蘭姐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總覺得孫子還小,平時很少和他聊天,以后會改。
我建議她,從兩方面,刺激她孫子的語言發展。
1
把孩子當作大人一樣交流。
平時蹲下來和他說話,語速放慢一點,不要說太復雜的,有時可以重復兩遍,讓他聽懂。
多用提問,讓孩子加深印象,并感受互動。
我女兒8個月開始叫爸媽,平時抱著她指認房間的東西,比如床,衣柜,鏡子等等,現在不到2歲,能認識很多東西。
2
多讀繪本和書。
平時和孩子交流,日常用語較多,讀繪本能擴展詞匯量,教孩子認識新事物。
我女兒從出生開始每天陪她認黑白卡,彩色卡,看布書,繪本,現在她自己看書,還會自言自語。
——
過了段時間,蘭姐高興的和我說,她孫子開始叫她奶奶,會說“吃飯”“睡覺”這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了。
聽到這個變化我也替蘭姐高興,因為我知道,蘭姐不僅擔心孫子說話遲,還怕兒子媳婦責怪,說她沒把孫子帶好,這下她心里總算放下來了。
0到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爆發期,這期間如果孩子語言發展遲緩,一定要去大醫院檢查,不要錯過治療時間。
再也不要相信“貴人語遲”這樣的傳言。
孩子是環境的產物,家長的正確引導和高質量陪伴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