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兒第一口米粉怎么吃(寶寶第一口米粉)
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稍微有點育兒經驗的寶媽都知道,寶寶吃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強化鐵嬰兒米粉。只是寶寶“第一口米粉”并不是吃進肚子就行,還需要注意很多問題,比如怎么沖泡,怎么喂,一天喂幾次,一次喂多少?每個問題爸媽都得提前搞清楚,別喂錯害娃健康。

下面幾個是“寶寶第一口米粉”需要注意的問題,新手爸媽提前搞清楚,幫寶寶吃飽喝足,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01、遵循輔食添加的原則從出生開始,寶寶一直以奶為食,米粉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生物,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而且,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的咀嚼功能尚不完善,腸胃也比較脆弱,如果食物太硬、太稠,即使吞咽下去,也很難消化。
所以,寶寶的“第一口米粉”一定不能太稠,最好是水多粉少的流質米粉,然后再逐漸增加米粉的稠度,過渡成泥糊狀。
我家寶寶吃“第一口米粉”時,我是按照說明書沖泡的,當時是1:3的比例(米粉:水)。沖泡出來的米粉感覺還不錯,但是寶寶吞咽有點困難。于是我又按照1:4的比例重新沖泡了一份,比第一份略稀,寶寶吞咽相對簡單,很快就吃光了。

爸爸媽媽給寶寶沖泡米粉時,也可以先按照1:4的比例沖泡,觀察兩三天,若寶寶的進食和排便狀況良好,可以逐漸增加稠度。比如按照1:3的比例沖泡,再觀察兩三天,再按照1:2的比例沖泡……米粉適應后,也可以逐漸增加別的輔食,比如豬肝泥、土豆泥、南瓜泥等等。
除了稀稠度,爸媽還得注意寶寶“第一口米粉”的量,一天一次,一次1-2勺,等適應以后再逐漸增加。
02、奶的主食“地位”不變注意,米粉只是輔食,是輔助母乳或配方奶粉的食品。寶寶1歲前,奶才是他們的主要食物和營養(yǎng)來源,爸媽千萬不要本末倒置,讓娃多吃米粉影響奶的攝入(下圖是各月齡寶寶的奶需求,父母可參照)。

中國7-24月齡嬰幼兒平衡膳食寶塔則提出:寶寶添加輔食后,應該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然后再過渡到谷類為食。7-12個月寶寶,每天應攝入500-700ml母乳;13-24個月寶寶,每天應攝入400-600ml母乳。可見,寶寶1歲后仍然需要攝入充足的奶。
有些娃不太喜歡米粉,為了幫他們更好地過渡輔食,《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里提到,爸媽可以這樣喂——先給寶寶吃一點母乳,然后再喂他吃勺米粉,最后再讓他吃奶吃到飽。這樣做,既能避免寶寶在饑餓狀態(tài)因為不習慣米粉發(fā)脾氣,又能讓他們逐漸適應米粉。
如果寶寶還是拒絕,或許是他們還沒有做好接受輔食的準備,可以繼續(xù)純母乳/奶粉喂養(yǎng)1-2周,然后再挑個時間給他添加米粉。
另外,寶寶“第一口米粉”最好是白天喂,一旦出現不適,媽媽能早發(fā)現早就醫(yī)。

很多老人給寶寶吃米粉,總喜歡用奶瓶,在他們看來,奶瓶吃米粉就像喝奶一樣,簡單、快捷、干凈。但是這種方法還有很多壞處,比如無意間增加寶寶的進食量,讓他們體重增加過多;只吞咽不咀嚼,寶寶的咀嚼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將會影響他們的牙齒萌發(fā)、語言發(fā)育和正常進食。很多寶寶一兩歲還吃不了“硬飯”,食物稍微硬點就吐出來,就是因為咀嚼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導致的。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里提到,用勺子給寶寶吃米粉,不只是把米粉吃進肚子里,還能幫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慣。每次吃米粉,最好讓寶寶坐直用勺子吃,吃一口停一會兒,咀嚼吞咽以后再吃下一口,直到吃飽。早期的吃飯習慣會為孩子一生的良好進食習慣奠定基礎。
對于勺子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
爸媽應該給他們選擇專用的硅膠勺子,軟軟的不會傷到寶寶。

PS:有的寶寶剛添加米粉時或許還不會坐,爸媽可以把他抱在懷里喂。
04、米粉沖泡按說明,別一概而論沖泡米粉時,先加米粉還是先加水?水溫多少?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了幾款不同牌子的米粉,品牌不同要求不要,有的先加水再加米粉,有的先加米粉再加水;水溫也各不相同,有的40-50℃,有的60-70℃,大家不要糾結,按照米粉的說明書沖泡即可。
只是,沖泡米粉時一定要注意三點:
第一、米粉一定要攪拌均勻,不要一個顆粒一個顆粒的,寶寶很難吞咽下去。
第二、溫度適應以后再給寶寶吃,沖泡好的米粉試試溫度,不要燙到寶寶。
第三、不要往米粉里亂加東西,寶寶吃第一口米粉時可能會排斥,媽媽可以在勺子里滴幾滴母乳,讓寶寶熟悉味道,接受米粉。但是各種鹽、糖之類的調味品,絕對不能加,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良好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

除此之外,挑選米粉的時候也得注意,盡量選原味不加糖、不加鹽的米粉,以免讓寶寶習慣重口味飲食,出現挑食、偏食的壞習慣。
叮麻育兒寄語:寶寶“第一口米粉”至關重要,是他們輔食過渡、健康飲食、營養(yǎng)均衡全面的關鍵,爸媽一定要謹慎一些,把米粉添加的注意事項提前搞清楚,讓娃吃飽喝足發(fā)育好。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chuàng)作者,分享專業(yè)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咨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chuàng),抄襲必究!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