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嘔吐腹瀉快速緩解方法(寶寶嘔吐又腹瀉)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春節臨近,很多父母注意孩子的飲食情況,往往造成小兒嘔吐這一種消化道病癥,嘔吐指胃中食物上涌、由口中吐出、或由鼻孔噴出的一種病癥。多因飲食過量、品種繁雜、或過食生冷不潔食品引起的。
常見表現為飯后嘔吐、吐物酸臭成清稀粘液、時有惡心、噯氣、脘腹脹痛、不思進食等。
嘔吐按照癥狀表現可分為這三種類型:傷寒嘔吐、胃熱嘔吐以及寒吐。
傷食嘔吐證候表現:
嘔吐物酸腐或是不消化食物、口氣發臭、肚子脹痛、大便酸臭
1、清胃經 100-300次
胃經在手掌面拇指第一節掌骨橈側面
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從孩子大魚際外側緣掌根處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多用于腹脹、便秘等癥。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多用于防止疳積、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癥。
3、點揉足三里 30-50次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用拇指指端著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癥。
4、揉推板門 30-50次
位于手掌大魚際中部
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于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5、下推天柱骨 令局部潮紅
位于頸后發際線正中到大椎成一直線。
以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直推。

作用:祛風清熱、降逆止嘔,主治孩子頸部酸痛、嘔吐、發熱、驚風等癥。
胃熱嘔吐證候表現:
吃后就吐、嘔吐物有酸臭味、發熱口渴、煩躁不安、大便臭、小便黃、嘴唇紅。
1、清胃經 100-300次
胃經在手掌面拇指第一節
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從孩子掌根處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多用于腹脹、便秘、打嗝噯氣、因脾胃不和引起的吐奶等癥。
2、清天河水 100-300次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熱解表、瀉火除煩,多用于小孩外感發熱、內熱、煩躁不安等癥。
3、推六腑 100-300次
六腑位于前臂尺側緣,肘腕之間的一條直線。
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紋面從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作用:清熱、涼血、解毒,對孩子感冒引起的風熱、支氣管哮喘有調理作用。對于調理孩子體內熱盛引起的嘔吐很有效。
4、清大腸 100-300次
位于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多用于治療便秘、食積等癥。
5、清小腸 100-300次
小腸位于小指尺側面,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條直線
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小指尺側緣,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紋面或者食指橈側面從孩子小指指根推向小指指尖。
作用:清熱利尿,多用于防治小孩小便赤澀、水瀉、遺尿等癥。

6、推下七節骨 30-50次
七節骨位于背部正中線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線。
用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外側緣自上而下直推。

作用:泄熱通便,多用于便秘、脫肛等癥。
7、推箕門 30-50次
箕門位于大腿內側,膝蓋上緣至腹股溝成一直線。
用一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或拇指螺紋面著力,自膝蓋內側上緣直線推至腹股溝。
作用:清熱利尿、多用于防治水腫、小便不利、便秘、腹瀉等癥。

證候表現:
進食一段時間后才嘔吐、面色蒼白,全身無力、四肢發涼、腹痛、大便稀薄。
1、推三關 100-300次
用拇指撓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稱推三關,或稱推上三關。

2、揉外勞宮
位于手背側,第2、第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后約0.5寸處。
也有很多寶媽反應找不準,小親給大家介紹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握拳,這樣就很容易找到2、3掌骨。(大致是孩子掌背中點位置)

作用:可以有助于排出體內寒氣,對于孩子脾胃受寒引起的嘔吐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3、揉推板門 100-300次
位于手掌大魚際中部
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于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