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怎么教育一歲沒有爸爸的女孩(3歲后教會寶寶做個)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8)
繼2018年十大流行語的橫空出世,養娃圈也有了自己的熱詞。
比如詐尸式育兒、陪讀涼涼、C位姥姥、真香媽媽、社會人寶寶……可以說,當媽后的一地雞毛,全藏在這5個年度熱詞里了。
科大大自創號以來,一直倡導著“腰可粗,頭可禿,流行不能輸”的口號。
所以,讓我們一起回顧下2018年那些火爆養娃圈的年度熱詞,Let’go!
TOP 5
關鍵詞:詐尸式育兒
2018

繼「喪偶式育兒」之后,2018又出現了一個比其可怕10000倍的育兒方式——「詐尸式育兒」。例如:
沒事兒各種瞎指揮
“我看鄰居家娃一歲多就會走了,咱家孩子也得抓緊訓練了…”
“都這么大了咋說話還那么不清楚,你平時都不會多教教…”
……
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到底是怎么看的孩子,咋會讓孩子從床上掉下來呢!”
“怎么孩子動不動就生病,能用點心嗎?”
……
強行植入,沒事刷一波存在感
捏一捏小臉,親一親小手,逗一逗寶寶……
然后,娃哭了,立馬轉身離開繼續投入到自己的“偉大事業”中去。
……

如何應對?
1.角色互換
你詐尸?我跟你對著詐啊!
該逛街逛街,該健身健身,該美容美容!
憑什么不出力不操心的人可以當大爺?!
對不起!你沒資格!
等到家里雞飛狗跳了再回去,保準讓他以后閉上嘴!
2.標語上口
在家里制定一個標語,例如“每周陪伴孩子12小時,如果做不到就取消爸爸這個稱呼”。
讓豬隊友明白孩子不是靠媽媽一個人養,還離不開爸爸的陪伴。
3.制定家庭教育規則
育兒路上最怕就是豬隊友的不給力,你說東,他偏往西,好不容易糾正好了娃的壞習慣,卻被豬隊友一個妥協就打回原形。
所以,統一口令,齊頭并進才能避開彎路。
TOP 4
關鍵詞:陪讀涼涼
2018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孩子寫作業目前已被各位家長列入影響健康的“高危職業”。
有家長則直接在朋友圈官宣:
「未來親家,請接走。誰家兒媳誰養,送車送房不要嫁妝。」
如何破除?
陪娃寫作業,首先要擺正心態。
1.對于小寶
家長要陪著小寶做,但不能包辦代替,當小寶向你尋求幫助的時候,再進行溝通指導;
可以制定一個作業進度表,時間到了,當孩子完成作業時給予獎勵;沒有完成,則要給予適當懲罰。(不是體罰)
2.對于大寶
大寶已經有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家長需要給大寶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并參考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制定適合的學習時間表和獎懲規則,幫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TOP 3
關鍵詞:C位姥姥
2018

C位,即Center,團隊核心的意思。據傳:一個家庭的C位,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敗。
曾有媽媽向科大大傾訴:
產后上班第一天,我對我媽帶娃百般不放心,結果回到家里,窗明幾凈,飯菜飄香,娃安靜地坐在圍欄里玩玩具。完全沒有我帶娃時的兵荒馬亂,一地狼藉。有娃姥姥在,我和老公輕松不少。
如何看待C位姥姥?
雖說家里有個C位姥姥放心不少,但要知道,爸爸媽媽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老人只負責照看,爸媽才要負責養育!
所以,下班之后或周末的時候,寶爸媽就要肩負起教育寶寶的責任,這樣不僅能拉近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又能給寶寶正確的教育。

TOP 2
關鍵詞:社會人寶寶
2018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然而真正的社會人卻是身邊的寶寶。
上夜班回來后的我很累,一次4歲的娃抓住我的臉嚴肅地對我說:“媽媽,去睡覺吧,這兒有我呢。”
瞬間被他老道的調調萌化了。

網絡上我們常常把“社會人”定義為帶有混社會的,有些油滑、老道的含義。
但其實“社會人”指的是通過社會化,使人在適應社會環境、參與社會生活等的過程中,逐漸認識自我的一個過程。
我國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特別強調,培養真正的社會人必須從娃娃抓起。
如何正確陪養娃的社會性?
我們這里借助于《小豬佩奇》里的故事內容為大家解釋說明。
1.創造交往的機會
在第一季《不太好》這一集中,小豬佩奇長了許多疹子,要臥床休息。于是豬媽媽就給小羊蘇西打電話邀請她來家里看望佩奇。
小羊裝扮成護士小姐帶著其他幾個小伙伴一起來陪小豬佩奇。在大家的陪伴下,佩奇很快就好起來了。

豬媽媽這樣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培養佩奇“愿意與大家交往”的社會性。
2.對具體行為多表揚,多肯定
豬爸爸和豬媽媽經常對佩奇和喬治的具體行為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到滿足和自豪,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佩奇和喬治堆了一個雪人之后,他們叫來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媽媽充滿驕傲地說:“這是我有史以來見過的最棒的雪人!”

3.教育要有一致性
成人對幼兒的教育要具有一致性,不僅是豬媽媽,就連豬奶奶也一樣要做到統一。
例如,在豬爺爺把佩奇和喬治扔高高游戲時,玩過幾個回合之后,豬奶奶提醒佩奇“現在豬爺爺可能累了”,佩奇爽快地說:“我知道,奶奶,那我們來玩抓人吧。”

從而讓孩子更能體會和顧及他人的情緒感受。
TOP 1
關鍵詞:真香媽媽
2018

說起打臉,誰都沒有當媽后的女人頻率高。
生娃前:好心急,娃怎么還不出來;
生娃后:太磨人,真想塞回肚子里。
生娃前:朋友圈刷屏曬娃最討厭,這事我可干不了;
生娃后:360度拍攝,9宮格不夠展示我娃的多樣。
生娃前:養孩子要耐心,給他愛和自由;
生娃后:一天不打,上房揭瓦,老母親修得一身獅吼功。
嗯,誰也別笑話,有娃都是真香媽。

不過,在科大大的心中這些詞都無以形容當媽的感受,唯有“忙碌”。
天天圍著寶寶轉,既要確保寶寶的健康和安全,又要想各種辦法為寶寶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可謂是“地球不爆炸,寶媽不放假”。
But,雖然為母不易,終日操勞,可面對孩子的笑臉、老公的擁抱,又覺得幸福得剛剛好!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系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科學家庭育兒】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