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4)
導讀:剛出生的新生兒是很嬌嫩的,尤其是新生兒的肚臍,要尤其仔細地護理,如果一旦出現不適,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

新生兒的肚臍為什么如此重要?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的是,胎兒是通過臍帶來建立與母體的關系,任何的營養、氧氣都是通過這條通道從母體向胎兒進行輸送,所以至關重要。
而當胎兒出生時,醫生護士會對臍帶做結扎處理,之后的3天內殘留會自行脫落,之后肚臍會自行向內收縮,慢慢形成凹陷的肚臍眼。
新生兒的肚臍應該怎樣處理?

對新生兒的肚臍處理應當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 脫落前
在期待未自行脫落之前,應該對肚臍周圍并仔細清潔,并保持干燥。尤其是新生兒食用的尿布、尿不濕不應包覆肚臍,并及時檢查肚臍周圍是否出現審協等情況,如果出現滲血的情況,要立即對肚臍進行止血處理,并重新包扎。如果沒有滲血的情況,每天定時蘸取藥物清潔就可以,直到其自然脫落。

第二部分 脫落后
當臍帶自行脫落后,此時肚臍未完全形成,還是一個未愈合的創面,不如不仔細處理,細菌很容易通過此傷口侵入體內,對新生兒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如炎癥、敗血癥等。所以每天的消毒必不可少,臍帶自行脫落后,仍需要每天用棉簽蘸取藥物對肚臍進行清潔處理,將分泌物輕輕擦拭,并覆蓋紗布。具體的消毒藥物應遵醫囑進行使用,切記擅自使用藥物。
如果發現新生兒的肚臍周圍出現異常情況,如皮膚泛紅、皮膚發熱、腫脹等都要立刻去醫院進行就診,還有一些新生兒會出現嘔吐、體溫升高等,同樣需要即刻去醫院就診。

如果對肚臍的處理不當,會出現什么危害?
1、濕疹
最常見的嬰兒肚臍部周圍出現濕疹,是因為對肚臍的消毒處理不及時而造成,應遵循上面所述正確處理嬰兒臍帶殘留。還有一種情況是過敏引發的濕疹。
主要的濕疹癥狀有:肚臍周圍的皮膚出現小紅疹,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糜爛,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醫。
2、發炎
肚臍發炎也是常見病癥,可能表現為厭食,表現一反常態,此時寶寶的肚臍若同時出現腫脹、化膿、比較潮濕等很可能是肚臍炎。不要認識是小問題,應及時就醫。
3、臍疝
表現是肚臍部有凸感,如果我們用手輕輕觸摸寶寶的肚臍部周圍,發現肚臍有明顯凸出感覺,則很可能是臍疝。
有些臍疝通過家長護理得當,可能會自愈,前期是要盡量減少寶寶的哭鬧,不讓寶寶出現用力的情況。但是如果寶寶出生一至兩年,臍疝的情況還未得到緩解,則需要通過醫生給出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4、腫芽
正常的新生兒肚臍部應當是干燥的,如果新生兒寶寶肚臍周圍出現小的息肉,很濕潤,那家長朋友需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寶寶長了臍肉腫芽。

重要提示:有研究表示,百分之30的新生兒在臍帶與母體分離,自行愈合的階段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炎癥,也要提醒爸爸媽媽們此時要多加注意。
今日話題:除了寶寶的臍帶處理,新生兒的護理還有哪幾個方面是需要著重注意的你知道嗎?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