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海馬寶寶出生過程(每日科普小知識)
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4)
海馬(拉丁學名:hippocampus),海洋魚綱生物,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shù)種小型魚類的統(tǒng)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厘米。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頭呈馬頭狀而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口小,背鰭一個,均為鰭條組成。眼可以各自獨立活動。
海馬的雌雄鑒別很簡單,就是雄魚有腹囊(俗稱:育兒袋),而雌魚沒有腹囊。雄海馬的腹部、正前方或側(cè)面長有育子囊。交配期間,雌海馬把卵子釋放到育子囊里,雄性負責給這些卵子受精。雄海馬會一直把受精卵放在育子囊里,直到它們發(fā)育成形,才把它們釋放到海水里。
海馬并不是雌雄同體,海馬只是雄性孵化。海馬的繁殖期是在每年的5到8月之間,在此期間海馬群會向較淺的海域移動,尋找較合適的繁衍環(huán)境,其生存水深約 10~30米之間,海馬媽媽會把卵產(chǎn)在海馬爸爸腹部的育兒袋中,普通交配及生產(chǎn)溫度約於 26~ 29 ℃(亦有些例外),經(jīng)過50~60天懷卵期,幼魚就會從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中孵出,所以有人覺得是海馬爸爸生寶寶了。雖然海馬爸爸不是真的生小孩,但是孵化還是需要海馬爸爸來完成,海馬爸爸的育兒袋只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卵還是來源于媽媽。

海馬確實從不跟它們的孩子一起玩耍,但是它們在另外一個方面勝過人類父親——生育后代。海馬是地球上唯一一種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動物。(目前網(wǎng)絡報道男人十月懷胎的新聞)
在自然海域中,海馬通常喜歡生活在珊瑚礁的緩流中,因為它們不善于游水,故而經(jīng)常用它那適宜抓握的尾部緊緊勾勒住珊瑚的枝節(jié)、海藻的葉片上,將身體固定,以使不被激流沖走。而大多數(shù)種類的海龍生長在河口與海的交界處,因而,它們能適應不同濃度的海水區(qū)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海馬和海龍的嘴很小,并且只宜覓食活餌,而不善于游水的它們又不能迅捷地捕食。
海馬還是一種名貴藥材,具有消炎止痛、止咳平喘、強身健體的效果。
PS:如果文章出現(xiàn)描述準確,請大家及時提醒,謝謝支持!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562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