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如何正確姿勢拍嗝(幫寶寶拍嗝的四種正確姿勢)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寶寶在吃奶時,難免會吸入一部分空氣,如不及時排出,容易引起吐奶和嬰兒腸絞痛,因此,每次喂奶結束后,幫助寶寶拍出奶嗝,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引起寶寶打嗝的四大因素
每個寶寶都能拍出嗝,但并非每一次都能拍出來,其實,寶寶喝奶后是否打嗝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
1、喝奶量:每個寶寶的食量不同,有時是寶寶沒喝飽所以沒打嗝,也有可能因為喝太多,氣已經壓在消化道,所以可能需要拍很久才會拍出嗝來。劉文琪護士長建議可以在喂奶喂到一半時就先幫寶寶拍嗝,再繼續喂;如果寶寶仍然沒有打嗝,不必勉強,保持直立抱姿,讓氣體自然上升排出即可。
2、吸入空氣量:當寶寶并未吸入過量空氣時,并不一定會在當次拍出嗝,對于瓶喂的寶寶來說,這跟奶嘴設計、奶嘴孔的大小也有關系。通常親喂母乳的寶寶較不容易有吸入過量空氣的問題,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空氣不容易進入,而且親喂母乳時寶寶必須用力吸吮,會隨著媽媽的身體挪動位置,加上有時媽媽喂母乳的姿勢采用直立式,這時寶寶的整個消化道是通暢的,所以親喂母乳時不是必須要拍嗝。如果媽媽不放心,還是可以幫寶寶拍嗝,若沒拍出嗝來,就盡量讓寶寶保持右側臥。
3、配方奶:一般來說,喂配方奶較容易產氣,配方奶的分子大小、是否容易消化吸收都是原因之一,每個寶寶對配方奶的吸收程度也有不同,還有一點,在喂配方奶時,寶寶的位置幾乎是保持固定不動的,照顧者都抱得緊緊的。所以,對于喝配方奶的寶寶,建議爸爸媽媽最好幫寶寶拍嗝,避免讓寶寶沒拍嗝就平躺或讓寶寶平躺著喝奶,一定要將寶寶抱起來喂,這樣較為安全。
4、體質:基本上只要喝進空氣,寶寶就會打嗝,但有的寶寶似乎更容易打嗝、容易產生嗝氣,這是體質問題,跟寶寶腸胃吸收能力有關,加上每位寶寶消化器官生理構造的不同,寶寶打嗝的快慢、頻率情況也會不一樣。
二、拍嗝的姿勢
1、俯肩式(剛出生寶寶適用)
讓寶寶的腦袋靠在媽媽的肩膀上,媽媽一手托住寶寶的小屁股和大腿,一手輕拍寶寶。

2、坐式(各月齡適用)
讓寶寶坐在膝蓋上,身體前傾,拇指和食指扶住寶寶的頭,手掌支撐住寶寶的胸口,然后用另一只手來拍嗝。注意不要像下圖這樣拍得太大力,新生寶寶內臟很脆弱哦!

這樣小幅度的輕拍就好了。寶寶出生的醫院的醫生還教過一個方法是手收成勺子狀,輕拍。


其實最有效的動作并不是拍,而是這樣由下往上擠

如果這樣沒有嗝了,還可以再進行下列動作:
兩只手夾住寶寶的身體,讓寶寶坐直,別忘了用拇指和食指托住寶寶的頭,前面的手扶住下巴,后面的手扶住后腦勺,然后用手掌輕輕擠壓按摩寶寶的小肚子,配合抖腿的動作顛一顛,想不到抖腿技能也是可以派上用場滴呦!

注意,抖腿是要抖腳跟哈,抖腳尖是沒用的,這個夾住的姿勢還可以有很多按摩手法,譬如,這樣擠一擠,轉圈搖一搖,各種手法組合輪流來。

3、懶骨頭(稍大的寶寶適用)
讓寶寶背向你坐著,兩只手交叉相扣,兜住寶寶的小肚子,先擠再顛,如下圖動作。

4、面對式(稍大的寶寶適用)
寶寶3個月以后,可以嘗試讓寶寶面對媽媽,坐在媽媽大腿上,媽媽一手托住寶寶頭頸部,一手輕拍寶寶背部。

拍嗝的注意事項
幫寶寶拍嗝時,照顧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力道的控制,畢竟新生兒還有很多器官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尤其是如果拍打的位置不正確,誤拍打到腰際兩側的腎臟時,就會傷害到寶寶的器官。寶寶喝完奶后不要搖晃寶寶,劇烈的搖晃容易讓寶寶眩暈,導致寶寶變成“ShakeBaby”,產生“嬰兒搖晃癥候群”的癥狀,畢竟寶寶的腦部器官仍相當脆弱,搖晃太劇烈,很可能有腦出血的危險。
如果你是家里給寶寶拍嗝的主力,一定要用認真負責的態度給寶寶好好拍嗝,你也一定為成為拍嗝小能手的!奶爸奶媽們,來拍嗝吧!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