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小紅書上一個新手媽媽發帖說自己兩個多月的女兒在睡夢中猝死。
事前沒有任何征兆,在家里發現不對勁后迅速送去了醫院,即便是只有5分鐘的路程,也沒能救回女兒。
醫生說,這種病癥發生在家中,基本上沒有救過來的希望,即便是在醫院,能救回來的概率也很小。
醫學上管這種情況叫嬰兒猝死綜合征(簡稱SIDS),也稱搖籃死亡,常見于2-12個月的孩子,幾乎所有發病的嬰兒都是在睡夢中突發意外的,

SIDS并不算罕見,發病率一般為1‰~2‰,平均每1500個嬰兒就可能會有一個,在今時今日的醫療條件下,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數字,美國每年約有1600名嬰兒因此死亡。
可以說,這個病是新生兒第一大殺手。
造成SIDS的原因很復雜,包括環境因素、腦部缺陷、免疫系統異常、新陳代謝紊亂、呼吸調節機制發育不足或心跳失調。
有些是天生缺陷,有些是后天睡眠問題導致。最可怕的是,所有遭遇SIDS的嬰兒,之前看起來都跟其他健康兒無異。
無法治療,也沒有任何預兆,這種病癥就像是死神隨手拋灑的毒藥,必須引起每一個新手媽媽的警惕。
大圣一歲前,我沒睡過一天安穩覺,怕擠到他、壓到他,更怕他自己睡著睡著趴著了,窒息。
幾乎每天半夜我都會習慣性醒來,聽不到他呼吸的聲音就要伸手去探探鼻息,有時候探不到,能嚇得把他搖醒,比十月懷胎還心驚肉跳。
就像家里老人說的:孩子不嚇你個幾百次,是不會長大的。
每當我回憶起這段往事,慶幸又帶著孩子逃過了一劫之余,也不后悔當年的“神經質”。
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會保護自己,做父母的真的怎么小心警惕都不為過。

一,要仰臥不要趴睡
在所有因素中,嬰兒的睡眠環境是目前最受關注的,也是最容易預防的。
因為SIDS基本上都發生在睡眠中,多項研究都將俯臥睡眠與發生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高危因素相聯系。

還記得發生在今年四月份的那起悲劇么?孩子死在她的“直播”下,她卻關心還能不能再生第二個
新手媽媽參加“芝士小餛飩”的趴睡課程,孩子趴了近一個小時,期間發出哭聲求救被僅有一墻之隔的母親無視,最終窒息而死。
趴睡可能會擋住口鼻,這是導致嬰兒窒息的主要因素,但凡有點職業道德和醫學常識,都不會給新手媽媽們普及這種理論。

一歲以內建議仰臥、仰臥、仰臥。
這是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據統計,自從1992年建議嬰兒仰臥睡眠以來,美國嬰兒猝死綜合征的死亡人數下降了一半以上,目前這一睡姿也是廣大兒科醫生和主流育兒指南所集體推崇的安全睡姿。

二.清空嬰兒床
孩子睡覺的時候,一定不要在床上放置太多的東西,比如毛絨玩具,被子之類。

不少家長喜歡在嬰兒床上放安撫玩具,很容易造成窒息,最好不要放。即便是放,也要在孩子睡著后全部拿走。
有些“天使寶寶”幾個月已經可以如成人一般睡“整覺”,讓父母深感驕傲——孩子睡整覺,意味著大人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也能跟著酣睡一整夜。
但事實是,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一般一歲以內的孩子不會睡長覺,兩三個小時就會翻身或者醒來,因為夜醒也是他們的自我保護機制。
孩子越安靜,大人越不能掉以輕心,一歲以內的孩子睡覺,大人每夜最好都能醒來一兩次看看,別貪圖一時的懶覺。

還有些不負責任的大人,喜歡把嬰兒放在沙發玩,自己在一邊看電視打游戲,孩子玩著玩著就睡著了。
由于沙發很柔軟,加之有靠墊等物品,孩子很容易被擠在沙發縫隙邊上,造成窒息。
所以記?。簾o論如何也不能讓一歲以內的孩子在沙發上睡著。

三.正確使用安撫奶嘴
一歲以內的孩子用安撫奶嘴也可以降低SIDS的風險。
很多媽媽都比較抵觸安撫奶嘴,覺得會影響孩子的牙齒或者造成奶嘴混淆。其實這個擔心大可不必,只要用對方法,并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在出生1個月之后再考慮使用安撫奶嘴,這樣就能避免“乳頭混淆”影響奶量,同時嬰兒在1歲之前使用安撫奶嘴也不影響牙齒和口腔的發育。

四.父母戒煙
吸煙有害健康,這是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但偏偏有些準媽媽,懷孕期間還煙不離手。
有研究證明,與不吸煙喝酒或僅在妊娠早期吸煙喝酒的孕婦相比,懷孕中后期飲酒和吸煙的母親所生兒童患嬰兒猝死綜合征(SIDS)的風險增加了12倍。

不止如此,父母抽煙,還會導致孩子呼吸道疾病、哮喘病發作甚至發育遲緩。
不要覺得SIDS離我們很遠,你不知道它會突然降臨到哪個家庭頭上,而發生在誰身上,都是百分百的悲劇。
父母小心一點,孩子才能離死神遠一點。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