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護士節的兒童文章(護士節征文⑧掌心寶寶)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護士節系列征文⑧
“掌心寶寶”西西與新生兒科的故事
作者:新生兒科 趙萌
大家好,我叫西西,旁邊的是我的哥哥,今天是我跟哥哥出院的日子,看我倆胖嘟嘟的樣子,你一定想不到我是超低出生體重兒。
我跟哥哥在媽媽肚子里待了六個月就急匆匆地想出來跟爸爸、媽媽,還有這個世界打招呼,卻忘記了我太小了還沒在媽媽肚子里發育好。
我的體重只有590g,哥哥也才700g,我們兄妹倆是名副其實的“掌心寶寶”,所以我一出生就覺得喘不過來氣,我想大聲哭、想去媽媽溫暖的懷抱,卻哭不出來,只能軟軟的躺著。
醫生和護士媽媽把我放在溫暖的輻射臺上,動作輕而快地給我插上一條細細的管子連接上呼吸機,然后把我放進一個溫暖的箱子里。里面好暖和,還有柔軟的包被做成“鳥巢”,我頓時就不冷了,然后我就在這個箱子里被迅速、平穩地轉運到新生兒科。
01
我和哥哥進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這里很安靜,有各種各樣的儀器。就這樣,醫生和護士媽媽動作快速輕柔地給我連上高頻呼吸機,還在那條細細的管子里滴入了PS。
我頓時就覺得呼吸不那么費力了,也不憋氣了。但是我太小了,機器“滴滴”地報警,我又感覺不舒服,心率血氧一點一點地往下掉。醫生和護士媽媽的心瞬間就提起來了,“快,心肺復蘇,123...腎上腺素!寶貝,要加油啊!你一定可以的!爸爸、媽媽,還有哥哥在等你!”
這樣一股力量支撐著我,讓我不放棄,我一定會挺過去的。終于,監護儀不報警了,心率血氧慢慢上來了。
我知道在護士媽媽的努力和鼓勵下,我度過我的第一個難關。看著醫生和護士媽媽濕透了后背,但她們卻笑了。有個年輕的護士媽媽還偷偷地哭了呢,我想這就是喜極而泣吧。
因為我的皮膚還沒有發育好,護士媽媽在我身上易破損的地方貼上了安普貼,這樣我就不會碰到哪里都會痛啦!我的血管很細很細,輸液的話很不好打針,醫生在我肚臍上的血管插了兩條管子,它用來輸液和監測血壓,這樣我就不用遭受打針和抽血的痛。醫生和護士媽媽真厲害啊!

就這樣,我和哥哥的生命體征平穩后,護士媽媽把我和哥哥住的小房子外面罩住了。
哇!這跟媽媽肚子里一樣舒服啊,我很喜歡。
02
生后的第一周,是我病情最危重的一周。心率、血糖、血壓、尿量、24小時出入量、PICC維護、呼吸機參數、查血指標、血氣分析...繁瑣的指標監測和記錄,只為了我的安穩。護士媽媽集中護理操作和醫生床頭小聲的查房,更是避免我的不安,讓我更好地成長。
因為我和哥哥是超早產兒,胃腸道發育不完全,消化不了早產兒奶,護士媽媽讓媽媽送母乳過來,為了能讓我喝上有營養的母乳,還細心地跟媽媽宣教了母乳對我的好處、如何擠母乳以及母乳的儲藏和運送。
雖然開始每餐只有少少的1ml,但是每天都能加一點,是不是證明我有在進步啊?護士媽媽還會拿母乳給我涂口腔,這樣會讓我早早地過渡到經口喂養。
后面我頻繁地出現腹脹,還拉了血便,給醫生和護士媽媽嚇壞了,只能禁食,靠靜脈營養。可是我好餓啊,護士媽媽想了好多法子,她們每天給我按摩肚子,仔細地觀察我還拉不拉血便,還給我做非營養性吸吮安撫我。

就這樣,慢慢我肚子也不漲了,也不拉血便了,奶量也上來了,后面我就不用胃管來幫助我吃奶了,我可以自己吸了。但是我力氣太小了,吃幾口就要歇一歇,護士媽媽在床邊一喂就是一兩個小時。
我有些懊惱我為什么不會吃呢,這樣護士媽媽也就不會那么辛苦。護士媽媽后來給我做了口腔干預運動,我終于越吃越好,我真的太高興啦!護士媽媽還夸我是最棒的寶寶呢!
因為疫情原因,爸爸媽媽還不能來探視我和哥哥。突然有一天,我聽到一個哽咽聲音叫我:“西西寶貝”,媽媽!我一下子就認出來這是媽媽的聲音。“西西寶貝,乖乖的,爸爸媽媽很快就可以接你和哥哥回家了。”
原來這就是護士媽媽口中的“云探視”啊!這樣媽媽每周都能見到我和哥哥了。雖然我看到了媽媽,但是我好想媽媽抱抱西西啊,我想這一天很快就會到的。
03
今天是我和哥哥出生的第103天,我們出院啦!我們也不是“掌心寶寶了”,哥哥有3.37kg,我有3.14kg,有剛出生的我5個那么大了,哭起來聲音可響亮了,手腳也有力氣噔啊噔。
護士媽媽詳細地跟爸爸媽媽宣教我出院的注意事項,回去該怎么照顧我倆,看爸爸媽媽聽得可認真了!護士媽媽還說她們會電話隨訪,還有24小時線上答疑。我想爸爸媽媽在護士媽媽的幫助下,一定會照顧好我和哥哥的。
一年四季,護士媽媽陪西西走過最難的一季,103個日夜,有喜有憂,病程里我驕傲地寫下我的成績,護士媽媽說其他寶貝也要向我學習。
西西和護士媽媽的故事就暫時告一段落啦,但是護士媽媽和其他寶貝的故事還在繼續。
那間小小的新生兒科門內承載著每一個寶寶的生命,門外承擔著父母殷殷的期望。
每一次成功的搶救背后都是團隊無數次的演練,每一天的護理操作都是緊張忙碌的。
每次救治超早產兒,看到生命的頑強,也預見了未來道路的艱難。
我們早已準備就緒
和每一位早產兒一起
勇敢向前

作者:新生兒科 趙萌
照片:宣傳策劃組 劉玉文
編輯整理:羅醫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69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