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4)
長牙,對于寶寶來說,是一件非常有里程碑的事情。
日常中,但凡家里有寶寶的,湊在一起,“什么時候長牙,已經長幾顆牙,長牙過程中的趣事、糟心事”,是一件非常有聊頭的話題。
在小果的日常看病過程中,經常有人會問:
“為什么我家寶寶7個月了還沒有長牙?”
“為什么我家寶寶1歲了才長2顆牙?”
那么,我們的寶寶到底什么時候開始長牙,長牙有沒有規律,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今天,小果就跟大家講講關于寶寶長牙的那些事情。

一般來說,我們的寶寶大概在4-10個月時長出人生的第一顆牙,絕大部分在6個月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
要注意的是,不同寶寶的萌牙時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和性別、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都有關,出牙早晚,并不意味著發育的快和慢。
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出牙晚,而去相信寶寶缺鈣、缺鋅,去盲目補充。
相信我,我們的寶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缺鈣、缺鋅。
但是如果超過1周歲還一顆乳牙都沒有,那么則被稱為出牙延遲,需要及時找牙醫面診,及時尋找原因。
如果1歲還沒到,先別急哦。

我們人類有兩副牙齒,乳牙和恒牙,而這兩副牙齒,是打從娘胎里帶出來的,并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無中生有”發育出來的。
在萌牙前,乳牙埋藏在牙床里,到了一定時間,就會“破土而出”。
而我們的一些動作,可以幫助寶寶乳牙萌出,比如:
【1】按摩牙床
寶寶出生后,我們可以用紗布裹住手指,按摩牙床,也可以用指套來按摩,但是要注意手部清潔哦。
按摩牙床,不僅可以清潔口腔,還可以刺激牙床,幫助乳牙萌出。

【2】輔食的添加有講究
寶寶6個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我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從泥狀物開始添加,隨著寶寶的適應程度,要及時慢慢過渡成顆粒狀、手指食物等。
顆粒狀以及手指樣的輔食,也可以有效幫助刺激牙床,幫助乳牙萌出。
要注意的是,在寶寶接受一種新的輔食種類或者一種新的輔食性狀,一開始的拒絕、不適應是難免的。
千萬不要因為寶寶一次兩次的抗拒,就認為寶寶不喜歡這種輔食或者這種輔食形式,我們要有耐心、多嘗試,相信寶寶會慢慢適應的。

在寶寶即將出牙前,會有一些預兆,暗示你:
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我要長牙了!
都有哪些預兆呢?
【1】流口水
有些寶寶平時好好的,突然莫名其妙流口水,或者口水突然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口腔潰瘍或者皰疹,那么極有可能是要長牙齒了。
因為要長牙而出現的流口水,我們沒有緩解的辦法,能做到就是做好護理,防止引起口水疹,比如,帶上圍脖,勤換圍脖,圍脖、衣物要純棉柔軟,口水要及時輕輕擦拭,涂上護膚乳等。

【2】喜歡咬東西、煩躁易怒
出牙引起的不適感,會促使寶寶通過咬東西來緩解,咬什么,當然是逮著什么咬什么,手指、衣物、被子、寶寶的乳頭,都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出牙的不適,還會讓寶寶變得易怒、煩躁,有些寶寶明明平時睡眠很高,卻莫名的哭鬧難哄。
為了緩解出牙的不適感,我們可以給寶寶準備磨牙棒、牙膠,也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提供手指食物。

【3】發熱
沒錯,出牙的過程會引起寶寶發熱,那是因為牙齒穿出口腔黏膜過程中,所引起的正常生理反應。
但是,出牙引起的發熱以低熱為主,且不會反復發熱,不需要我們特別處理,只需觀察即可。
但是如果,反復高熱,或者合并其他癥狀,比如咳嗽、流鼻涕等其他癥狀,那就不一定跟長牙有關系了。
出牙規律多數寶寶會按照一定順序,一個一個地長出乳牙。具體出牙順序,見下圖。

有些寶寶可能不是按照圖上的順序長牙,這是因為牙齒萌出順序可能受到牙和牙周組織的生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但通常不會有什么不良后果,家長不用過于擔心。
我是小果,三甲醫院兒科主治醫生,二寶媽媽,從醫十年余,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723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