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積食都有哪些常見狀態呢(寶寶積食的7個表現)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寶寶因為吃的東西太多、太雜,導致在消化系統上出現了“堵車”的現象,而這個現象就稱為積食。如花生和紅薯混合吃,紅薯和雞蛋混合吃,冷熱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熱食后吃冷食),都容易造成胃內“打架”。吃過多油膩的食物后腹部受涼,也是導致胃腸功能失調的誘因。

寶寶積食的表現,你的孩子有嗎?

1、寶寶最近胃口變小了,食欲明顯不振。飯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
2、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
3、串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寶寶常說自己肚子脹,肚子疼。
4、母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5、煩躁易哭,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動則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6、免疫力低,經常反復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7、生長不良,面黃瘦弱,小便短黃或清長,大便酸臭或溏薄。

改變不良的喂養方法才是防止寶寶積食最重要的一環。如果寶寶胃口不好時,千萬不要硬塞強喂,此時即便威逼利誘讓他吃下去,也是難以消化吸收的,有些寶寶還會嘔吐出來,常訴腹痛,令他更厭惡進食,損傷腸胃功能。此時正確的方法是少吃,讓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調整。

另外,飯前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寶寶半歲到1歲期間,須改變臨睡前喂食(如喝一大瓶牛奶)或半夜喂食的習慣。寶寶積食的治療,要先從調節飲食結構著手,還要適當控制進餐的量,食物應軟、稀,易于消化(米湯、面湯之類),一般經過6~12個小時以后,再進食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不要一味地給寶寶增加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讓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面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

堅持戶外活動,當太陽好風輕的時候,帶寶寶出去活動半小時到1小時。晚上不要吃得太飽。嬰幼兒時期的寶寶白天活動量大,吃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時,別讓寶寶吃得太飽。即使喝配方奶,也要多加些水,少放一點奶粉。寶寶常見病防治百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