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前幾天被邀請去喝朋友家寶寶的滿月酒。本來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一家人卻因為寶寶不是自然足月生產而有點悶悶不樂。原來就在朋友懷孕的第38周,因為不小心滑倒摔著過一次,寶寶就給提前的“摔出來了”。這件事在公婆心里一直是一個坎兒。他們總覺得不是自然出生的胎兒,長大后就不會很健康。我當時就忍不住地跟他們科普了一下“足月兒”的知識。
一.懷孕多久算是“足月”
大家經常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以至于很多人認為只有懷孕十個月,順利出生的胎兒才是發育完全的,其實不是這樣的。
醫學上認為:懷孕時長在37~42周之間都算是足月。懷孕在37~39周這個時間段內寶寶的大腦發育的最快,所以在孕38到39周之間生產的寶寶,頭腦是最靈活,記憶力是最好的。大致的來說,如果胎兒的發育滿了38周就算是足月的。

3.呼吸:寶寶剛出生就哭,是健康的征兆。隨著呼吸的進行,肺泡慢慢打開,呼吸淺淺地進行。表現為用肚子在呼吸。
4.聲音:寶寶出生以后的哭聲洪亮,有力,持續,這就說明寶寶在媽媽的身體內已經發育的很好了。能很容易的適應出生后的生活。
5.排便:正常發育的寶寶在出生后24小時以后會排便,一般為墨綠色。大約三天之后就會排盡。

6.體重:體重大約5斤小于10斤都是屬于正常的范圍內。很多家長不要覺得體重越重孩子就越健康,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就是足月的孩子,以后的生長發育都不會有什么阻礙。
孩子的出生牽絆著一家人的心,家人要在孩子出生前多了解關于胎兒生長發育的科學知識,不要輕易相信流傳的的一些不屬實的說法,否則搞得自己不痛快,孩子還跟著受委屈。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