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寶寶年齡小的時候,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再加上父母一味的想讓孩子補充營養,就會給孩子經常吃很多雜七雜八的食物,這個時候呢,寶寶很容易就會出現積食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消化不良。這往往也是家長會忽略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寶寶積食的癥狀以及一些調理的食療方法。

寶寶積食(消化不良)的常見癥狀:
1:寶寶出現口臭、手足發熱、臉色發黃、精神萎靡。
2:寶寶舌苔白且厚,同時鼻梁兩側發青,呼出的口氣中依稀可以聞到有些酸臭味。
3:寶寶會出現惡心,并伴有嘔吐情況。
4:寶寶會自己說肚子漲的難受,肚子疼。
5:寶寶在睡眠中不停的翻動身子,有時還會出現磨牙。
6:寶寶飯量越來越小,喂什么都不愛吃,出現厭食。
如果您的寶寶出現以上癥狀,就要考慮是不是積食了。
孩子出現積食切不可盲目用藥,針對孩子積食,小編推薦給大家一些可以調理的食療方式:
1:紅糖炒山楂
功效:消食、清肺。對于食肉過多引起的積食具有明顯效果。
做法:紅糖適量,下鍋用小火炒化,再加入去核的山楂,小火炒5分鐘左右,聞到酸甜味就可以關火出鍋了。餐后可以讓孩子吃上兩三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發熱的癥狀,就要用白糖或者冰糖來代替紅糖了。因為發熱的寶寶再吃紅糖的話會很容易上火的。

2:山藥大米粥
功效:滋陰養液,調補脾胃。常用于小兒消化不良,厭食,面色發黃等。
做法:將大米或者粟米(100g)淘洗干凈,和干山藥片(100g)放在一起搗碎,然后入鍋加水熬成粥即可。

3:白蘿卜粥
功效:開胸順氣,健胃。 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特效。
做法:蘿卜(200g)和大米(50g)洗凈以后,蘿卜切片,煮30分鐘以后再加入大米同煮,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