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生下寶寶之后,由于我的奶水不足,只能給寶寶喂配方奶粉了。這不,我這個粗心的糊涂媽竟由于喂奶不正確,連女兒的異常狀況都沒及時察覺,差點釀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最厲害的是有一次,我在床上坐著,寶寶忽然睜開眼睛,眼淚汪汪得看著我,但我沒有讀懂她眼里求救的訊息,過了十幾秒,寶寶的嘴巴和鼻子竟然一起噴奶了。當時嚇壞我們了,再也不敢勉強她吃奶了。
終于,在寶寶40多天的時候,我們發現她不怎么要吃奶了。剛好40天做體檢,便跟醫生說起了這個情況。結果,醫生的檢查讓我們大吃一驚:寶寶得肺炎了!好好的怎么會有肺炎呢?原來,是寶寶嗆奶嗆到肺里去了,現在轉成了肺炎!后來就直接住院了,住院期間受了很多苦.....
“怎么現在才想起來呢?估計是中耳炎了,你女兒耳朵流的黃水是嗆奶太嚴重,嗆到耳朵里了,導致中耳發炎,會引起鼓膜穿孔的。要去看五官科……”聽著醫生說的話,我整個人都懵了,嗆奶這個平常的情況怎么會引起這么大的問題,而且“連中兩元”,我差點就害我寶寶變成聾啞兒了!給寶寶做了個全面的檢查,除了肺炎和中耳炎,其他都正常。
吊消炎藥了,吊了5天呢,還吃了5天的藥。所幸的是,強大的消炎藥把肺炎和中耳炎都消去了。
再給寶寶喂奶的時候,我就不敢這么大意了。一小口一小口讓她吸允,以免嗆到氣管、鼻子里。喂完奶,還更加認真給寶寶拍嗝。
這次是一次深刻的教訓,給我這個新手媽媽敲響了警鐘。育兒無小事,必須時時警醒。
編后話:寶寶嗆奶怎么破
嗆奶常發生于3個月以內的嬰兒,人工喂養的嬰兒發生嗆奶多于母乳喂養者。特別是一些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孩子,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經反射不成熟,肌肉運動不協調,常常發生嗆奶或乳汁返流(漾奶)現象,乳汁被誤吸入肺內,造成讓媽媽擔心的吸入性肺炎。

1、沖配方奶粉,除了要注意水溫用40度--60度的白開水之外,還必須要按照奶粉包裝上標注明確的比例沖調。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沖出來的奶液過濃而增加寶寶嗆奶的機會或者增加腸胃負擔。
2、避免大力攪拌或搖晃奶瓶。太用力搖晃會使得配方奶粉產生很多氣泡,寶寶喝了之后就會不斷的打嗝。正確搖晃奶瓶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搖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轉。速度不宜太快,不產生氣泡為宜。若產生氣泡,應靜置至氣泡消失才給寶寶飲用。
3、用奶瓶喂奶,奶嘴的孔要大小合適,喂奶時孩子的體位也很重要,最好是半臥位,上半身仰起一點。喂奶后輕輕拍打孩子背部,排出胃內的氣體,再觀察一會兒,發現有漾奶現象時,應及時抱起孩子,拍拍后背。如果孩子嗆咳比較嚴重,并有發憋、氣促等情況,應馬上到醫院就診。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