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經過37周(足月)漫長而又辛苦的等待,終于和小天使見面啦!離開媽媽溫暖的小房子,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寶寶會不適應(沒有了媽媽溫暖和羊水的滋潤)外界的溫度、光線和聲音等都是他從未接觸過的,所以他會沒有規律的哭和呼呼大睡。新手媽媽和爸爸會有些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出生后第一周,寶寶和媽媽開始了新的生活和挑戰。
[比心]第一周寶寶會有哪些特征和變化?
1、體重變化
出生后2-3天內,寶寶的體重普遍會下降,是因為在媽媽肚子里羊水的蒸發和拉掉了便便,不要擔心,7-10天后會回到出生時的體重哦~
2、皮膚皺皺得像個小老頭
因為寶寶長時間的在羊水中浸泡著,皮下脂肪又特別少,就會皺皺的,如果是順產,因為受到產道的擠壓他的腦袋會像個鵝蛋,尖尖的,小眼睛有的還睜不開,臉蛋也有些腫腫的,不過沒關系,過不了多久寶寶就會長開了啊。
3、第一坨便便
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會排出他人生中第一坨便便,顏色是墨綠色的有一點奶腥味兒,這是他在媽媽肚子里寄存的胎便,不要害怕,隨著他開始喝奶,2-3天后便便就會慢慢變成黃色了。但他的胃小得像個櫻桃,每天要喂7-8次,一次喝奶差不多15-20毫升。
4、小“瞌睡蟲”
剛出生的寶寶就像個小瞌睡蟲,習慣了在媽媽溫暖的小房子里,還分不清白天還是晚上,所以他每天要睡18-20小時以上,要注意保暖。
[比心][比心]養育要點
盡早開奶,母乳喂養
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最好就讓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盡早開奶。因為初乳貴如金,雖然少但富含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可以有效地增加寶寶抵抗力,減少患病機會。同時能促進乳汁分泌和子宮收縮,保護媽媽的健康。
根據寶寶的饑飽來按需喂養
剛出生的寶寶胃小、喝得少、排得多、容易餓,所以要按需喂養,餓了就喂。
保持臍帶清潔和干燥
寶寶臍帶被剪斷后,會留下一小段殘端,一般出生后1-2周會自然脫落。但在給寶寶洗澡和換紙尿褲時,要避免沾水或摩擦到臍帶,每天用棉簽蘸少量碘伏在臍帶根部順時針向外旋轉一圈消毒1到2次,不要擦任何護膚品或爽身粉。紙尿褲靠近臍帶的部分向下折2-3厘米讓肚臍露出來,保持透氣和干燥。
新生兒黃疸
大部分寶寶出生后2-5天都會出現新生兒黃疸,主要表現在皮膚、眼睛發黃。是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超出了寶寶的代謝能力,體內膽紅素水平升高引起的常見現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隨著寶寶多吃多排,生理性黃疸一般2周內會自然消退,病理性黃疸要根據不同情況讓醫生給與治療方案。
人生第一針疫苗
寶寶出生24小時內要接種人生第一針疫苗: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來預防結核和乙肝病毒。
以上是寶寶出生第一周的生理特點和養育要點跟大家分享,總結一下:第一周的寶寶一少三多二干燥(吃得少、喂得多、睡得多、排得多、臍帶干燥、屁屁干燥)。
新手寶媽寶爸覺得有幫助,就請點贊、關注并轉發吧。#新生兒##新手寶媽##新手寶爸#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