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新手媽媽第一次育兒都沒什么經驗,每一天都在學習中成長,相信有很多媽媽都有仔細研究寶寶便便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因為嬰兒太小,沒有語言表達功能,所以很多時候都要靠媽媽們的細心觀察和“猜測”來了解寶寶身體的真正所需。
其實仔細研究寶寶的大便,確實能一定程度地了解寶寶的身體是否舒服。在研究寶寶便便之前,首先要對寶寶的便便性狀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首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便便的形狀
實際上寶寶拉便便時候的顏色和形狀不同,都跟寶寶攝取的食物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寶寶每天攝入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質成分都有不同,而且腸道細菌的數量,還有比例變動都會引起寶寶漸變顏色的改變;
如果是純喝母乳的寶寶,每天攝入奶量的不同,也會引起便便形狀的不同;如果是已經添加輔食,吃的輔食不同,當然也會導致寶寶便便的狀態不一樣,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二、便便的次數
如果是月份比較小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兒,因為腸道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它的排便功能并不穩定。這個時候,寶寶每一天排便的次數與吃奶的次數都有密切的關系。比如每天吃奶次數比較多,那他就有可能一天排3~5次便便,如果吃奶的次數少,那么一天有可能只排一次。
所以排便次數不一樣,不可以作為判斷寶寶是否健康的標準,只要寶寶每天的精神狀態很好,身體和體重都在正常的增長就可以了。同時還要看一下寶寶排的便便是不是有干結、稀便、帶膿等情況。

三、便便的氣味
寶寶的排便產生氣味主要原因是由于腸道菌群的作用,便便在腸道里待的時間越久,氣味就會越大。如果是月份比較小的寶寶,純母乳喂養,基本寶寶的便便都不會有任何臭味,因為母乳比較容易消化吸收。
如果是喝奶粉,寶寶的便便會有輕微的氣味,添加輔食的情況下,寶寶便便的味道就會變得特別重,甚至有些寶寶便便奇臭難聞。
有一種情況要重視,如果出現了便便突然變得特別臭的情況,就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一下。
新手寶媽們根據寶寶便便偏稠或者偏稀來判斷寶寶是否生病是不科學的,必須要結合寶寶的生活狀況,比如睡眠、食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那么各位新手寶媽們,應該如何從寶寶的便便判斷寶寶是否健康呢?

①新生兒的正常便便
寶寶剛出生,頭幾天的大便一般都是呈墨綠色的,而且粘性很大。在第一個月時間之內,純母乳喂養的寶寶,糞便大多數為黃色,隨著月齡的增長,便便會由原來的黃色轉成黃綠色。大概五個月大的時候,寶寶的大便顏色就會變成綠色糞便。
如果在頭一個月之內,寶寶在排便的時候看起來小臉通紅,似乎很費勁,寶媽們不要擔心,這是因為寶寶的神經發育并不是很健全,排便的時候就會引起全身肌肉收縮導致的。

②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如果是只吃母乳的嬰兒,排出的糞便應該是橙黃色或者金黃色,形狀大多是為均勻的漿糊狀,也有一部分嬰兒糞便會呈現出膏狀,帶有一定的金黃色顆粒。
正常的氣味兒會有一點酸酸的,但是沒有刺鼻難聞的氣味兒,平均排便的次數在2~4次,還有一部分寶寶的排便次數可能是4~6次。

③吃奶粉的寶寶
吃配方奶寶寶便便大多數都是淡淡的黃色,也有一部分寶寶便便會呈現黃褐色,質地比較粘稠,但是粘稠的程度不會超過花生醬。
有時候還可以看見便便中有白色酪蛋白凝塊兒,每天大概拉大便的次數會保持在一到兩次,氣味比較難聞,而且還容易發生便秘。
④添加輔食之后的寶寶
因為寶寶添加了輔食,大部分里面都含有蛋白質、淀粉一類的食物,那么寶寶的便便次數就會增多,整體的顏色會成為暗褐色,質地會比純母乳喂養的更加濃稠,氣味特別明顯。
如果添加了蔬菜和水果,那么寶寶大便的形狀就與成人的糞便極為相似,每天的排便次數基本都為一次。
當寶寶的大便出現泡沫,而且呈深棕色水樣,那么寶媽就要注意自身的飲食,盡量清淡一些,控制淀粉的攝入;
寶寶大便呈綠色帶有泡沫,有可能是寶媽的糖分攝入過多,或者寶寶太過饑餓導致;
喝配方奶的寶寶,有可能是配方奶的鐵質反應,這種情況就要帶寶寶去醫院做一些檢查。
寶寶大便比較稀,而且顆粒很多,帶有奶瓣兒,這就是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了。如果寶寶的大便味道特別難聞,還有腹瀉,發燒,厭奶的情況,一定要去及時治療。

寫在最后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天天話育兒,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