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從我們的寶寶出生開始,我們都是母乳喂養,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吃奶粉。而很多寶媽在帶娃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棘手的問題,就是寶寶到了轉奶期,死活都不愿意使用奶瓶。可是寶寶總要脫離母乳喂養,卻拒絕使用奶瓶怎么辦?這種情況總是會讓新手爸媽束手無策。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寶寶接受奶瓶呢?只要媽媽們學會這幾個方法,寶寶也能很好的適應奶瓶喂養了。

第一選擇合適的奶嘴、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粉
1、 母乳喂養的寶寶習慣了媽媽乳房的觸感和氣息,如果突然就讓寶寶使用奶瓶的話,寶寶會非常不習慣,建議優先選擇仿真奶嘴,最好是形狀、材質、大小等方面都比較接近媽媽的乳頭的奶嘴,寶寶們接受度會更大。同時還可以多挑選幾個不同品牌、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奶嘴,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2、 也要注意對奶粉的選擇,因為每個品牌奶粉的口味、配方都不一樣再加上沖泡時的水量、溫度等因素這些都會影響到奶粉的口感,所以媽媽們需要不停的選擇和調配,從中選出適合寶寶的奶粉。另外在挑選奶粉的時候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一般每個品牌的奶粉網上都有測評與購買者的反饋信息,媽媽們可以進行綜合了解,再進行選擇購買。
3、 在選好奶瓶和奶粉之后也要注意寶寶喜歡的姿勢來喂奶,寶媽在給孩子喂奶瓶時,可以保持母乳喂養的姿勢,一只手將寶寶抱在懷里,另一只手拿著奶瓶喂奶。寶寶喝奶時保持相同的姿勢,就會降低心理的防備感,媽媽還可以跟娃進行眼神交流,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第二調整奶嘴口的大小和奶溫
1、 根據媽媽乳頭出奶的流速以及寶寶的吃奶習慣,來調整奶嘴口的大小。如果媽媽的乳頭出奶口多且奶水流速快,寶寶習慣了大口吃奶,那么奶嘴口可以稍微調大一些,反之奶嘴太小導致奶水流速慢,寶寶會心急而更加抗拒吃奶瓶喂養。當然,寶寶抗拒奶瓶還有可能是到了厭奶期,壓根就不想喝奶。
2、 如果媽媽的乳頭出奶口小,奶水流速慢,寶寶平時喜歡慢悠悠的吃奶。吃奶時間較長,這時奶嘴口不宜太大,奶水流速太快跟不上寶寶的吃奶節奏,容易嗆到寶寶。還有奶水的溫度盡量調整到和平時的母乳溫度相近,這樣寶寶接受度會更高。

第三嘗試不同的人喂奶瓶
1、 母乳寶寶通常會對媽媽身上的味道很敏感,有些寶寶只要肚子餓了,一聞到媽媽的味道就會條件反射地想要吃媽媽的乳頭,這時寶寶心中期待的是乳頭,結果吃到的卻是奶瓶,寶寶可能會出現煩躁或抗拒。
2、 建議初期喂奶瓶時可以換成另一個家庭成員來負責喂養奶瓶,寶寶可能接受度會更大一些。如果順利的話,剛開始可以分工喂養,媽媽負責親喂,家人負責奶瓶喂養,等寶寶完全接受奶瓶喂養后,媽媽在親自嘗試喂羊奶瓶。

第四嘗試不同時間段喂奶瓶
每個寶寶都會有自己的喜好和個性,建議在不同時間段嘗試奶瓶喂養,找到寶寶愿意棘手奶瓶喂養的突破口,比如寶寶饑餓時可以先喂幾口奶瓶,如果拒絕在成母乳喂養,中途可以嘗試穿插更換幾次喂奶瓶;寶寶吃到閉傷眼睛迷糊狀時,可以趁機將乳頭換成奶瓶喂寶寶在愉快玩耍時趁機給寶寶喂幾口奶瓶,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奶瓶喂養的次數和時間,寶寶也會慢慢接受奶瓶喂養了。

第五勺子喂養過渡法
對于一些嚴重抗拒奶瓶,甚至一口都不愿意嘗試的寶寶,可以先讓寶寶嘗試勺子喂養法,慢慢過渡到勺子喂養過程中在穿插幾次奶瓶喂養,同時減少母乳喂養的次數。一直以來母乳喂養的寶寶熟悉的母乳喂養和陌生的奶瓶喂養,寶寶肯定會擇優先選擇母乳喂養,但如果同時出現兩個陌生的喂養方式,勺子喂養和奶瓶喂養只能二選一時很多寶寶會選擇比勺子喂養吃的更快更省事的奶瓶喂養。

第六提前準備引導方式
媽媽可以提前幾天先把奶瓶交給寶貝當玩具,讓寶貝先熟悉一下這個新玩具。每天可以往里添加5毫升白開水,同時也可養成喝水的習慣。不要直接把奶瓶硬塞進寶寶嘴里,而是把奶嘴放在寶寶的下唇,讓他主動含住奶嘴瓶。因為奶瓶喂的是水不是奶既不會導致寶寶出現乳頭錯覺現象,且水量小也不影響寶寶的胃口。

第七耐心等待選擇多種方式
1、 每個人在接受新事物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有抵觸情緒寶寶也不例外。對于有些依賴媽媽母乳喂養的寶寶的來說接受奶瓶喂養是一種全新陌生的挑戰。所以在嘗試使用奶瓶的時候,要選擇寶寶心情好的時候喂養。這樣寶寶對食物會更有包容性,這時講奶瓶低到寶寶面前,他也不會那么抗拒。相反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千萬不要給他使用奶瓶,只會讓他的心情更加煩躁。
2、 有些寶寶只要一兩次就適應了,有些寶寶需要嘗試十幾次才能適應,只要我們找對方法耐心引導,相信寶寶很快就能適應的。
最后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寶寶接受奶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媽媽們耐心喂養。而寶寶長時間使用奶瓶的壞處也有很多,寶媽也應盡早幫他戒除。
同時也希望寶媽們在回到職場后除了寶寶的喂養的問題之外,也要注意對寶寶的陪伴。上班后陪伴寶寶的時間少之又少,喂養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寶寶會產生分離焦慮,所以媽媽要多給寶寶擁抱、撫摸來撫慰寶寶。好了今天小編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能夠幫到各位寶媽。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