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寶寶吃奶讓人覺得很治愈,那個小小萌萌的腦袋,嘟嘟的小嘴兒,可愛模樣看得真是心都化了。但是吃完奶后的護理也很重要,需要家人的精心護理。
寶寶吐奶了小益生完孩子請了月嫂帶了一個月,之后就出了月子。月嫂實在太貴了,媽媽覺得自己的身體養的也差不多了,沒必要花這筆錢,可以自己帶,就開始自己帶娃。

但是這一帶,還真的出了不少狀況。比如寶寶吃完奶后吐奶這個事兒,給媽媽來了個措手不及,吐奶這個事兒著實讓這個媽媽手忙腳亂了一下。

剛吃進去的奶,就吐了出來,還糊一臉,寶媽即心疼,又頭痛。
寶寶為什么會吐奶其實吐奶確是個很常見的問題,幾乎每個新生的寶寶都會吐奶,寶寶吐奶主要是原因如下:
1)胃賁門收縮力不夠
大人通過胃賁門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但是小寶寶的胃幽門狹窄,發育不是很完全胃與食管的結合部要比大人松弛很多,胃賁門松弛,收縮能力也不強,吃奶會讓寶寶的胃部產生強烈蠕動,進而從食道反流,形成了吐奶這個現象。

2 )喉部發育不成熟
某育兒經文章中提到過“溢奶多可自愈”的課題,文章指出“嬰兒在4個月左右,唾液開始增加,6個月左右寶寶就會有流口水的現象,因為這個時候唾液明顯增多,而寶寶口腔底還很淺,沒有發育到可以及時吞咽這個功能,不能及時吞咽,所以會流口水,同理,奶水更不能也不能及時吞咽,容易發生奶水溢出?!?/p>
嬰兒的構造來看,喉頭位置比成人的要高,媽媽如果采用了不當的方式給寶寶吃奶,空氣就跟隨著寶寶吃奶的動做,一起被吸入胃部。一旦發生打嗝等原因,就很容易把奶吐出來。
3)寶寶生病了
生理性吐奶一般奶液是新鮮的,但是如果吐的是帶著酸臭味的奶塊,或者頻繁大量的吐奶。
有的寶寶是反復的嘔吐,有的則是噴射狀吐,這時候觀察一下寶寶的精氣神有沒有很差,有沒有發熱、抽搐等表現,觀察一下寶寶吐出來的東西,有沒有少量咖啡色粘液或者黃綠色膽汁,如果有這些癥狀,那寶寶就很可能是生病了,需要及時看醫生。
寶寶吃完奶應該怎么做寶寶狀況不同,吐奶程度也是不同,所以處理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在寶寶吐完奶以后,媽媽可以用東西把在寶寶的頭墊高一些,也可以扶起寶寶,這是為了防止嘔吐物進入到寶寶的器官,影響到寶寶的呼吸。
如果寶寶臉上有嘔吐物媽媽要幫寶寶及時做清潔,注意鼻腔有沒有,不要已影響到寶寶的呼吸。為了防止奶液嗆入食道,吐奶后,家長不要馬上給寶寶喂水。半小時之后為宜。
而有些寶寶在吐完奶以后,還會餓,再次想吃奶的時候,繼續喂沒關系的,少食多餐,每次用量減半。寶寶如果出現持續嘔吐現象,這個期間不能喂其他食物。
媽媽怎么從“源頭”上預防寶寶吐奶1)坐著喂奶
躺著喂奶,很容易嗆到寶寶,所以盡量不要躺著,比較危險。如果寶寶太小,還是建議媽媽們坐著喂奶,媽媽的身體傾斜一些,調整角度,讓寶寶吃的奶自然地流入腹中。
2)奶嘴大小適中
非母乳喂養的孩子,要注意奶嘴的選擇,如果奶嘴孔太大,寶寶吃奶的時候就容易嗆到,而太小,寶寶總是感覺吸不出來,然后會用力吸吮,這樣空氣被一起吸很容易吐奶。
3)奶量要適中
寶寶的胃容量是有限的,但是媽媽們總是怕寶寶吃不飽,幾乎按需喂養,感覺寶寶吃得越多越好。
可是寶寶吃進去的奶太多了,就會超量,超過了胃容量,肯定就會往外吐了,進而增加寶寶吐奶的幾率,影響到寶寶腸胃發育。
4)不要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喂奶
寶寶不會說話,但是會哭鬧表達需求。寶寶一哭,很多家長就認為是寶寶餓了,每次哭每次喂,次次哭次次喂,寶寶覺得很撐,很不舒服。
但是他的表達方式還是哭,造成過度喂養。大哭大鬧時喂奶很容易讓吸入空氣,會嗆到寶寶。
5)喂奶后不要立即給寶寶洗澡
寶寶喂奶以后,有些家長覺得洗個澡會讓寶寶很干凈,又馬上洗澡,殊不知這樣作是不對的,喂奶后就給寶寶洗澡,溫水的刺激會使血液流向被刺激的表皮血管,寶寶的腹腔血液供應也會減少。
所以會刺激到寶寶的腸胃,影響到消化功能,增加吐奶的幾率。
解決吐奶的問題,要根據寶寶生理發育的特點,寶寶生理吐奶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概6個月左右就能緩解,家長們用心護理好寶寶就好,但是如果是病理性吐奶,要及時就醫。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3694.html
下一篇:面膜敷完要洗臉嗎痘痘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