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烏魯木齊孕婦難入院(深圳孕婦緊急求助)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退役軍人主動戰斗在抗疫一線。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軒慧
圖片來自“深圳發布”
深圳市“0107”疫情發生以來,多個溫情瞬間被沖上了熱搜。有孕婦在深圳衛健委公號求助,結果得到了深圳衛健委霸氣回復:電話發我,事情很快得到了解決;無獨有偶,一外地孕婦在深圳羅湖緊急臨盤,最后在“綠色通道”“應急預案”等加持下順利分娩。
孕婦著急求助后順利辦理入院
1月8日,深圳市民“Prnliy”在深圳市衛健委公眾號文章評論區留言反映稱:“昨晚9點在龍華中心醫院做的核酸,產婦等著住院要核酸證明才能入住,什么時候能出結果,12小時了,能不能優先安排?”深圳衛健委馬上回復:電話發我。
深圳衛健委的這條回復信息隨即登上微博熱搜頭條。
8日23時,市民“Prnliy”在收到深圳衛健委回復后留言:首先感謝深圳衛健委及時幫忙聯系了做核酸的醫院錄入了結果,順利辦理了入院。發這個評論的時候只是想加快核酸錄入,并沒想過不走入院流程,因為我們不是危急重病人。最后我們應該是孕婦,不是產婦?,F在是8周多,因為不太穩定醫生建議住院,最后希望寶寶堅強健康地留下來,以后也去深圳衛健委當小編。
網友紛紛點贊留言:滿滿的感動!
外地急癥孕婦走“綠色通道”順利分娩
“只要有需要,召必回,戰必勝。今天產科和婦三科的二十幾個小伙伴放棄休息時間,不約而同從家里、從醫院來到采集點,認真完成采集任務。留守的伙伴們堅守崗位,用心完成醫護工作,及時處理救治了胎盤早剝的孕婦,最終母子平安。大家真是好樣的,值得手動點36個贊?!?月8日21時14分,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秦成路發了一個朋友圈,朋友們紛紛點贊。而在這些文字背后,是一個緊急救助外地來深無核酸檢測報告孕婦的“驚心動魄”暖心故事。
1月8日16時05分,一輛粵L車牌的小車急速駛進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車上坐著焦急的夫妻倆:一位孕期36周 4天的37歲二胎準媽媽和她的丈夫。兩人專門從惠州開車來到羅湖區人民醫院要求入院生產。
原來,這位準媽媽是疤痕子宮,1月8日中午出現了異常產前出血。因她之前一直在羅湖醫院進行產檢,帶著這份信任,雖然是疫情期間,夫妻倆仍從惠州自駕車趕到深圳就診。
這位孕媽媽到院時情況緊急。但由于事發突然,她沒有近期核酸結果,也沒有近期檢驗檢查結果。更緊迫的是,該孕媽自述在近4日出現了咳嗽咳痰鼻塞癥狀,1月7日時曾自測體溫38℃,一時間還難以排除與疫情相關情況。
危急時刻,一分一秒的耽誤都可能關乎生命。羅湖醫院接診醫生迅速請示醫院領導,為了確保這位準媽媽和肚中寶寶的安全,醫院開啟“綠色通道”,啟動應急預案。
隨即產科接診醫護做好隔離防護,按演練過的“疑似新冠患者轉運流程”,一邊完善流調并為孕婦進行新冠核酸檢測,一邊接診查體,為孕婦緊急辦理入院手續。
經過檢查,接診醫生敏銳判斷:該孕媽可能出現產科的緊急情況——“胎盤早剝”。事不宜遲,產科團隊立即啟動胎盤早剝搶救預案,由鄭文玲和高瑞醫生為患者進行急診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
緊接著,在檢驗科、B超室、麻醉科、手術室、新生兒科全力和默契配合下,當天16時55分,該名孕婦通過特別通道,由負壓轉運進入隔離負壓手術間,并由高瑞、鄭文玲醫生進行剖宮產手術。新生兒順利娩出,有驚無險。
經羅湖醫院新生兒科醫生評估,這名早產兒評分好,轉到新生兒科繼續觀察。手術時醫生發現,這位產婦1/3的胎盤已提前剝離,宮腔有多量積血。好在羅湖醫院各科室無縫對接,通力配合,最終搶救成功,母子平安。而在醫護人員一邊實施手術的同時,該產婦的核酸檢測報告也在快速進行中。術后,該產婦的核酸檢測結果也已出來,顯示為陰性。
相關
“橄欖綠”化身“志愿紅”
羅湖退役軍人助力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納 通訊員林宏基攝影報道)在參加深圳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紅馬甲志愿者中,有一抹由“橄欖綠”化成的“志愿紅”——“深圳退役軍人”!
1月7日,按照羅湖區委區政府的嚴密部署,全區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投入83個社區的一線抗疫行動中,羅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向全區退役軍人紅星志愿者發出倡議。接到援助疫情防控動員令后,羅湖區退役軍人紅星志愿服務隊積極響應市區兩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號召,區、各街道紅星志愿服務隊紛紛火速集結,主動請纓到社區一線,加入防疫關卡崗位執勤隊伍中。
據不完全統計,1月7日以來,羅湖區各街道紅星志愿服務隊出動100多人,累計服務500多小時。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37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