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有關乳牙齲病的預防哪項是正確的(寶寶乳牙長得早)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乳牙是人的第一副牙齒,一般在半歲時開始萌出,六歲前出齊,然后進入替牙期(乳牙脫落、恒牙萌出),至十二三歲時結束使命。
由于乳牙的生長時間正處在幼兒發育初期,很多不好的習慣例如愛吃甜食,不能認真刷牙,和父母對于乳牙的錯誤認識,在這個階段很容易患上齲齒。

不少年輕父母很著急,寶寶9個月大了,還沒長牙,這是怎么回事?
家長疼愛孩子的心情非常理解,但是乳牙萌出因人而異,而且早晚各有利弊。 萌出早的孩子咀嚼功能好、營養吸收快但是患齲風險更高。如果孩子過了1歲半仍不長牙,就屬于乳牙萌出過晚,此時應找專科醫生診治。
那什么時候長乳牙最合適?
乳牙萌出因人而異,1歲半前萌出第一顆牙都屬正常。
一般情況而言,嬰兒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乳牙,由于人的個體差異往往非常大,有的出牙早,有的出牙晚,一般早和晚的差別可以多達半年以上,這都屬于正常生理范圍。只要孩子在1歲半前萌出第一顆牙都屬于正常范疇。
據了解,乳牙的生長發育與母親孕期的健康有關。乳牙在胚胎兩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發育,乳牙的生長發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孕期的營養攝入決定了乳牙的生長發育、嬰兒出生后的營養和全身的健康狀態,也直接影響乳牙的生長、鈣化和萌出。

因此,母親孕期健康,嬰兒營養充足,生長發育正常,乳牙的萌出也會隨之比較正常。如果乳牙萌出過晚,首先要排除一些疾病情況,例如先天無牙、畸形等疾病。
對乳牙遲萌的孩子,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拍個X線片,首先排除先天缺牙的可能性。如因牙齦肥厚阻礙牙齒萌出時,可在局部麻醉下切開牙齦以幫助牙齒萌出。如為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乳牙遲萌,如營養不良、外傷引起的牙齦肥厚增生、甲狀腺功能不足、佝僂病等,則應在專科醫生的幫助下,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乳牙萌出早好還是晚好?
早晚各有利弊,早出牙營養吸收好,但患齲幾率高。
乳牙萌出早好還是晚好?不少家長都提出了這個問題。其實早晚各有利弊,但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就都應順其自然。
出牙早的孩子相應而言,咀嚼功能提前得到更充足的鍛煉,從而營養吸收更加好,有利身體發育,但是出牙早卻意味著乳牙的患齲風險也隨之增高,因為這時期孩子的牙齒護理比較困難,口腔環境污染、清潔不得,當稍不小心就會患齲。
出牙一般下頜先于上頜,自前向后順序萌出;乳牙萌出時間個體差異大,與遺傳、內分泌、食物性狀有關。一般情況下,嬰兒6~8個月開始萌出乳牙,最早也有4個月開始萌出牙齒的孩子,晚的可推遲到10~12個月,1歲時一般有6~8顆乳牙。

一、準備磨牙棒或小餅干等輔食有助制止“牙癢癢”。
大多數的嬰兒在乳牙萌出時開始流口水,還有部分嬰兒則在長牙前后喜歡咬硬東西,或將小手放入口內吮吸等,寶寶乳牙萌出時會感覺到"牙癢癢"的,所以此時可以借助專門工具"止癢"。
這時,爸爸媽媽可以購買市面上的磨牙棒還有磨牙餅干等都既可以防止"牙癢癢"又能鍛煉孩子的乳牙咀嚼功能。

嬰兒滿半歲開始長牙后,已經可以適當添加小餅干等輔食,剛開始他們往往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軟后再咽下去,但幾天后就會掌握用牙齦磨碎食物,嘗試咀嚼。這也有利于乳牙進一步萌出。
所以孩子開始長牙后一旦發現其喜歡咬吸自己的手指或把東西塞進口中,可以給一些脆餅干或小面包片等有點硬度的食物代替。
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給孩子添加的固體食物必須是易咬、易碎、易消化的,使嬰兒初步養成咀嚼的習慣,不能單純只喂糊類食品。多咀嚼還有利于孩子牙齦的發育,有助于將來長出一口整齊的牙齒,并能促進唾液的分泌,幫助孩子的腸胃消化吸收。

二、預防寶寶乳牙齲病。
孩子在長乳牙階段致齲的主要原因就是口腔環境污染、清潔不得當。從寶寶第一顆乳牙萌出,直到其三四歲學會刷牙前,該如何幫助孩子清潔牙齒呢?
1.好好刷牙
從第一顆乳牙萌出時,家長就應該幫寶寶刷牙了。最初階段,父母平時可用清潔的紗布裹住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的牙床。 當寶寶吃完奶后,用沾過清水的棉花棒清潔寶寶口腔內殘留的奶塊,也可以有效防止牛奶中的糖在口中酸化。
家長應該將食指裹上紗布,蘸生理鹽水或蒸餾水輕輕擦洗牙齒,喝過奶后給孩子喂一些溫開水,用以清潔口腔,早晚各一次,預防“奶瓶齲”發生。

喂食清水看似可有可無,但是對于稀釋口腔中殘留的奶汁、清潔內部環境有很大的作用,是這個階段比較簡單可行的方法,因為還要顧及寶寶的配合程度。
當孩子上下牙全部萌出后,可用小型軟質牙刷沿牙齒的縫隙上下刷,也可用牙刷沿牙頸部做小旋轉輕刷,在洗刷中注意不要使刷毛傷及口腔黏膜和牙齦;為預防齲齒,應喂不含蔗糖的飲料與流食;喂藥或其他營養品后應用清水幫助潔牙;嬰幼兒的餐具、毛巾等用品應定期消毒;母親喂奶之前應清潔奶頭。

2.減少夜奶次數
乳牙萌出后,寶寶含著奶(包括配方奶和母乳)睡覺或頻繁在夜間喂奶,都容易導致乳牙齲齒的發生。
寶寶睡眠時,口腔處于靜止狀態,唾液分泌量大大減少,口腔自潔作用變弱。加上喂完夜奶后,家長也不便為孩子清潔牙齒,附在牙齒上的奶,為細菌的入侵提供了有利因素。
因此尚未戒除夜奶的寶寶,喂完奶后應喂食溫水,以稀釋沖洗口腔內殘余奶,并在乳牙開始萌出后減少夜奶的次數,逐漸戒掉夜奶。

3.做好口腔保健
對于常見的兒童口腔疾患,早期干預能最大程度避免或者減輕疾病對口腔健康的危害,定期檢查最為重要。
(1)第一次口腔檢查應在第一顆乳牙萌出(大約 6 月齡)后的半年以內,醫生會提供針對性的口腔衛生指導,如指導家長如何幫寶寶刷牙等。
(2)從1 歲內開始,每 3 個月至半年應做一次徹底的口腔檢查。一旦發現問題,最好是盡早治療,如齲病、牙列畸形、牙齦炎的治療,口腔不良習慣的矯治等,不但孩子免受痛苦,也避免了日后更多的經濟支出。
(3)涂氟與窩溝封閉,進行口腔檢查的同時,醫生也會推薦對牙齒做一些專業的保護措施:涂氟與窩溝封閉。
涂氟是利用氟化物強固牙齒,增強牙齒的抗齲能力,對于平滑面齲壞的效果顯著,推薦一年至少兩次的涂氟治療,當然這個也是看寶寶的情況而定。窩溝封閉則是用樹脂材料,把容易蛀壞的牙齒上的溝壑填補起來,預防蛀牙的發生,乳牙的窩溝封閉可以選在 3~4 歲進行。

爸爸媽媽除了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堅持刷牙、定期查牙的好習慣外,要警惕孩子那些毀牙的壞習慣。
1.亂舔舌頭:孩子在換牙期間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常用舌頭舔松動的乳牙或新長出的恒牙,從而形成吐舌頭或是伸舌頭的壞習慣。舌頭常在上下牙之間形成局部開合,牙齒之間會出現縫隙。
2.咬嘴唇:如果經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頜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則會導致上前牙凸出,下頜后縮,上嘴唇會變得厚而短,呈張開狀態,牙齒外露。
3.偏側咀嚼:孩子在乳牙發展的后期容易出現偏側咀嚼習慣,由于乳牙脫落,一側牙齒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響,所以只能用另外一側咀嚼。這會造成面部左右發育的不對稱,而不常咀嚼的一側因為缺少食物的沖刷更容易堆積牙垢,出現齲齒和其他牙周疾病。

4.咬東西:很多孩子喜歡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枕角及吮吸奶嘴等,因為在咬這些物體的時候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
5.不良睡眠習慣:有的孩子習慣在睡覺時把手肘、手掌、拳頭等枕在一側臉的下方,或是喜歡經常用手托著一邊的腮部,這些習慣對于孩子頜面部的正常發育及面部的對稱性都有影響。
6.亂剔牙:孩子如果形成了剔牙習慣,牙縫會慢慢變寬,食物容易嵌進牙縫里。另外,剔牙的牙簽如果不衛生,在剔牙時牙齦的黏膜被剔破后細菌進入,可能會形成感染。

1、長期用奶瓶是不是會影響口腔發育?
從出生到5歲前,寶寶致齲率高達70%,小兒1歲內用奶瓶一般不會影響口腔的發育。但是,如果1歲半左右仍用奶瓶,且奶瓶內為牛奶或含糖的飲料,則易發生喂養齲(上前牙、上下第一磨牙、下尖牙)。故一般1歲以上小兒就可以學會用杯子喝水或喝奶了,家長不能圖用奶瓶方便。
還有的家長,在小兒睡覺前給孩子一瓶奶,讓孩子躺下抱著喝,喝完后就入睡了,這樣孩子就會含著奶睡覺,口腔里殘余的奶水會在夜間發酵,滋生細菌,就容易發生齲齒。含著奶瓶睡覺容易誘發"奶瓶齲。
所以,提倡小兒到1歲以后就學著用杯子喝水或喝奶,不要長期依賴用奶瓶喂養,這樣還可以鍛煉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

2、牙齒的好壞與營養有什么關系?
孩子出生時雖然一只乳牙也沒有長出,但是牙胚已見于上下頜骨的齒槽內。所以在胎兒時期已經為乳牙的長出準備了條件。同樣,乳牙出齊時,齒槽內已見有恒齒的牙胚槽,乳牙脫落后,恒牙長出。
牙齒的發育需要蛋白質、維生素(如維生素a、d、c)及礦物質(如鈣、磷、鎂、氟)等營養素。
鈣、磷的沉積需要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c可以造成牙齒發育不全、牙槽骨萎縮、牙齦容易出血、水腫等情況;缺乏維生素a時全身上皮細胞出現角化變性,牙齒生長延遲、牙齒發育不良,尤其對牙釉質的發育影響更大,使牙齒的顏色變成白堊色。體內缺氟時,牙齒容易蛀,發生齲齒多;但攝入過多氟時又會使牙齒的釉質出現棕褐色的斑紋,而且脆弱、易折斷。

為了孩子長好一口乳齒,并且為恒齒的正常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孕婦在懷孕期間要注意營養。尤其在妊娠最后3個月,應增加含鈣食品的攝入量和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孩子出生以后以及整個兒童時期也應重視營養。
含鈣、磷和維生素a、d、c豐富的食品,有乳類及乳制品、豆制品、肝、魚、蝦皮、蛋類、新鮮蔬菜、水果等。平時應讓孩子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必要時每日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a、d(如口服魚肝油滴劑),以保證讓孩子長一口好牙齒。
3、寶寶乳牙長歪了,要怎么辦?
有的寶寶換牙后就長整齊了。有的寶寶一直就是那個樣子,換牙也換不好。不過牙齒是否整齊潔白,跟遺傳有很大關系,如果寶爸寶媽牙齒比較整齊,那以后換牙時換整齊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牙齒是否整齊跟吃酸吃甜沒有任何關系,關鍵是要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現在可以用紗布幫寶寶清潔口腔,以后要讓他有個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乳牙長歪了家長也不用太擔憂,應該給寶寶養成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果在寶寶換牙期間還出現這種情況那么必要的話可以去正規口腔醫院給寶寶做下檢查,定期復查看看醫生的建議在進行治療。
4、或者長了三顆牙后就兩三個月沒動靜了,是不是牙齒有問題了?還有就是為什么牙齒不按順序長呢?
有的家長總是擔心乳牙為什么長了一兩顆之后就沒動靜了,這是因為出牙有一定的間歇期,不會一顆挨著一顆無間斷地生長,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牙齒不一定會按照排列順序挨著長,很可能跳過其中一顆先長后面的,然后再長中間這顆,這些都問題不大。但家長仍需及時關注,因為有時先萌出的乳牙也會互相擠占空間,導致后萌出的牙齒在"牙縫"中生存,難以發育又影響牙齒的排列整齊和美觀。

5、后天補鈣能幫助孩子乳牙早萌出和生長好?
首先后天補鈣應是針對孩子全身發育而非光顧著為牙齒補鈣進行的,其次,乳牙的生長發育在胚胎時期已經開始,此時對牙齒早萌方面已經沒多大作用。
6、乳牙有齲齒,是補還是拔?
事實上,乳牙蛀了該拔還是該補,這是一個問題,得參考年齡因素;一般對于還未到脫落期的乳牙,必須予以治療。牙齒拔了會影響孩子的進食,并間接影響到營養吸收,導致孩子發育遲緩。
乳牙齲齒不單是疼痛那么簡單,乳牙齲齒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對寶寶是很不利的。因為如果乳牙齲壞,進而引發牙周炎或牙髓炎,感染到恒牙胚,導致恒牙釉質的發育不全,會影響寶寶恒牙的萌發。

如果乳牙過早脫落,旁邊長出的恒牙占了它的位置,原本乳牙下面該長的恒牙“無家可歸”,就會發生斗爭,牙齒就會錯位,參差不齊,影響美觀。
而且乳牙齲齒的齲洞也會讓寶寶在進食的時候發生疼痛,影響寶寶進食,也進而影響寶寶的發育。由于疼痛,寶寶就會習慣用另一側的牙齒咀嚼,這樣會讓寶寶的頜骨發育不對稱。
找藥、問藥???推薦合作小程序:藥顧問!隨時隨地都用藥顧問,專屬于你的藥顧問!
推薦閱讀關于寶寶用抗生素的五大題問答
損害寶寶智力的5大因素,你知道這些因素是什么嗎?
為什么先爬后走的寶寶更聰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788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