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7)
眾所周知,許多疾病有季節性、周期性的流行病學特征。比如中暑、痢疾通常發生在夏季,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在秋冬更易發作。我們稱這類疾病為“季節病”。
秋季腹瀉,就是一種季節病。秋季腹瀉在9月~11月發生,主要病原為輪狀病毒,可通過呼吸道傳播,主要為糞口傳播。
我們可以通過發熱、腹瀉、嘔吐這三種癥狀來判斷寶寶是否得了秋季腹瀉。

如果寶寶的體溫達到39℃~40℃,排出的糞便性狀為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次數常大于4次,并開始吐清水樣的嘔吐物,之后吐出黃色苦水的話,請家長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那么,寶寶就診回家之后,又該如何照顧呢?平時有什么方法,可以預防或減少寶寶患上秋季腹瀉的幾率?

什么是小兒秋季腹瀉?有何特點
小兒秋季腹瀉,是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后引起急性腸道炎癥的腹瀉,好發于秋冬季節,所以叫秋季腹瀉,是一種傳染性疾病。
小兒秋季腹瀉具有以下特點:
?1、發病年齡低
4個月到2歲的寶寶是高發人群。據統計,5歲以下的孩子,90%都感染過1次以上秋季腹瀉。

?2、經糞——口傳播
小兒秋季腹瀉的感染主要是感染者嘔吐物或排泄物中的輪狀病毒顆粒附著到一些物品后,寶寶小手摸到沾染上病毒,經由口吃進傳染引起。
?3、先吐后瀉
當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后,臨床癥狀有感冒發熱、嘔吐和腹瀉,主要特征大多是先吐后瀉,從未感染過的寶寶初次感染表現會更嚴重。

寶寶秋季腹瀉應對措施
1、預防脫水。爸爸媽媽可以在家里自制米湯加鹽溶液或口服補液鹽(ORS)給孩子服用。
2、調整飲食。病情輕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勵其進食。急性期可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每次哺乳時間,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病情較重伴脫水者應到醫院及時就診。患兒營養好轉后,可逐步恢復飲食,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地循序漸進。
3、不濫用抗生素。秋季腹瀉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無效還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腹瀉。
4、保持肛門清潔,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溫水擦洗干凈,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并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交叉感染。
5、保護臀部:由于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父母應在孩子便后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或用紗布蘸水輕洗,洗后可涂些油脂類藥膏,以防紅臀,并及時換尿布,避免破潰。
秋天來了,媽媽們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但每個寶寶生長有差異,媽媽們也不要太過焦慮,不如靜待花開。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