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我們往往可以精確說出1歲孩子身高多少是正常的,但卻少有人知道,1歲孩子的精細動作程度是怎樣的,或者該怎樣幫助孩子最大程度的開拓他們的小手?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講清。
精細動作到底是什么
通俗來講,「精細動作」是指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動能力,它是由人腦的高級神經中樞發送指令來完成的捏、握、扭、擰、撕、推、抓、挖、彈、夾、穿、系、拍、搖等一切需要手指、手掌和手腕完成的動作。
你的寶寶多大了?精細動作是否達標?
給大家準備了一張3歲以內的精細動作對照表,趕快對照一下吧!


注意:如果寶寶的精細運動能力與表格有出入,千萬不要給孩子扣上發展滯后的帽子,只有當動作比平均值晚或早2個月以上,才可以認為是發展異常。
如果你的寶寶在6-10個月,能簡單的用拇指和食指撿到東西,這時候就適合帶他做一些抓握到捏取的訓練。
8個月:捏取訓練
用家里的小糖豆、大米花等,開始寶寶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漸發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每日可訓練數次。

9個月:摳洞訓練
寶寶進入手的敏感期,會用食指摳小洞洞。要盡可能讓寶寶多摳,以進一步鍛煉食指的靈活性。

如果你的寶寶在10-16個月,這時候的他抓握能力很好,并且雙手可以無意識的協作,這時候可以帶他做一些手眼協調的游戲。
13-15個月:放手訓練
寶寶拿著小球,拿到杯口時說“放開”,讓小球落入杯內。當孩子放入第一個球,家長點頭表示贊同,以后孩子會繼續將桌上4~5個球準確地放入杯內。倒出,放入。

0-3歲是寶寶精細動作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精細動作的訓練應該依據發展順序,逐步進行。因為寶寶小手的靈活程度,直接決定了他是不是聰明!
這是因為,手指的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占據了廣泛的區域,手上運動越復雜,大腦才會得到越多的刺激,才會發育更好,從而對智力產生影響。
而且,根據斯坦福的實驗證明:

0-3歲時多訓練精細動作,長大以后會更聰明,擁有更好的規劃力、判斷力、決策力、多任務處理能力,也會更重視細節。無論是在社交方面還是學術方面,都可以更有創造力地解決問題。所以,看完這篇媽媽們一定要記得逐月對寶寶進行訓練哦!
好啦,精細動作分享到這里,關注小紅花,一起學習更多育兒知識!
#0-6歲育兒經#?#在家早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151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