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本文由深圳大學總醫院 泌尿外科 盧可士醫師原創
4歲8個月的小睿睿跟著爸爸媽媽來就診,“小睿睿一出生我們就發現他的陰囊右邊比左邊大,曾帶他到其他醫院就診,考慮‘鞘膜積液’,醫生說不用管,等長大了自己會好的,現在都快5歲了還沒長好,我們不放心就帶過來給你們看看”。
醫生仔細檢查發現小睿睿得的是‘右側精索鞘膜積液’,考慮他的年齡建議住院做微創手術,僅僅十余分鐘就通過腹腔鏡完成了手術,術后恢復一天小睿睿就順利出院了。
啥是鞘膜積液?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下腹部腹膜形成管狀突起(鞘狀突)包繞并跟隨睪丸經腹股溝管下降到陰囊內,正常情況下,鞘狀突在胎兒出生前閉合。
如果鞘狀突在閉合過程中出現異常,使睪丸鞘膜腔與腹腔之間有不同程度的溝通,腹腔內液體就可經未閉合的鞘狀突進入鞘膜腔,即形成鞘膜積液。
根據閉合異常的部位不同,鞘膜積液可分為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交通性鞘膜積液等。
如何判斷是不是鞘膜積液?鞘膜積液以男孩多見,表現為腹股溝或陰囊一側或雙側的囊性包塊,囊性包塊無紅腫,無疼痛。
因為鞘膜內積液是腹腔內清亮液體,所以用手電筒照射鞘膜積液時整個包塊均透亮,我們稱為透光試驗陽性,這是鞘膜積液與小兒疝氣鑒別的一個重要特征。
● 睪丸鞘膜積液。包塊位于陰囊底部,呈橢圓形或圓形,積液張力較高時會觸不到睪丸,包塊一般也沒有明顯的大小變化。
● 精索鞘膜積液。可表現為睪丸上方的囊性包塊,牽拉睪丸時包塊可隨之上下滑動;
● 交通性鞘膜積液。表現為平臥后包塊不見了,活動后包塊又明顯增大。
鞘膜積液的危害有哪些?
●陰囊墜脹。囊內積液感染時出現陰囊明顯紅腫、疼痛。
● 影響發育。睪丸鞘膜積液積液較多、壓力較大時,壓迫睪丸影響睪丸正常發育。
●影響排尿。未閉合的鞘狀突以后發展為疝氣,影響排尿和正常活動,這也是有的寶寶五六歲了還老是尿床的原因之一。
鞘膜積液如何有效治愈?●一般治療。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避免咳嗽、哭鬧、便秘等腹壓增高因素,有利于鞘狀突閉合。
●單純鞘膜積液穿刺。未處理未閉合的鞘狀突,難以達到治愈的目的。
●藥物注射。穿刺抽液后向鞘膜腔內注入黏連藥物,如氫化可的松、尿素、石碳酸等,可能有療效,但這些藥物可能經未閉合的鞘狀突反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不建議采用。
?鞘膜積液最佳手術年齡是多大?
盡管有各種治療小兒鞘膜積液的方法,但以手術治療最安全可靠,復發率低,考慮鞘膜積液有自愈的可能性,如果寶寶積液體積不大,張力不高,可不急于手術。
特別是1歲以內的患兒鞘狀突仍有較大幾率自行閉合,如超過2歲仍有積液就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了,建議最遲不超過3歲,但如果積液體積大,張力高,容易影響睪丸發育甚至導致睪丸萎縮,我們建議這類病人盡早手術。
鞘膜積液手術方式有哪些?
因為兒童鞘膜積液發病機制不同于成人,所以不能采用成人的鞘膜翻轉或鞘膜切除術,而是需要關閉未閉合的鞘狀突。
手術方式有傳統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目前深圳大學總醫院泌尿外科開展的是腹腔鏡微創手術,較開放手術其優勢主要有:
(1)手術切口小,術后疼痛輕,外形美觀,術后半年就基本看不出手術切口。
(2)手術時間短,單側手術僅10分鐘,雙側手術僅15分鐘,麻醉時間也相應縮短。
(3)腹腔鏡下操作精細,避免損傷輸精管和精索血管。
(4)可以同時治療對側未閉合的鞘狀突,避免二次手術。
兒童鞘膜積液2歲以前可以采取保守治療,需要避免咳嗽、哭鬧、便秘等不利于鞘狀突閉合的腹壓增高因素。
3歲仍未愈合就需積極考慮手術治療,腹腔鏡微創手術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外形美觀,是治療鞘膜積液的首選手術方式。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196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