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腦袋兩側不一樣正常嗎(寶寶兩邊蛋蛋不一樣大)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上周,黃先生家里添了個大胖小子,全家歡呼雀躍,視若珍寶,但洗澡時,孩子媽媽突然發現胖小子兩邊“蛋蛋”不一樣大,這讓全家人心情急轉谷底,陷入恐慌:我的孩子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黃先生急忙帶著寶寶前來我院泌尿外科門診就診,檢查后發現寶寶為交通性鞘膜積液,馬上收治入院并進行手術治療,術后當天即康復出院。幸虧及時求醫就診,這把全家人都嚇得不輕的“蛋蛋”積液, 總算byebye了!

那什么是鞘膜積液呢?今天就讓中六君請出我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德娟主任醫師,帶你了解一下這個關于“蛋蛋”的奧秘。
引起男娃雙側陰囊不一樣大小的原因有很多,王德娟解釋說,其中一個常見的病因就是鞘膜積液。
什么是鞘膜積液?
鞘膜囊內積聚的液體增多而形成囊腫者,稱為鞘膜積液。

鞘膜積液形成的病因是什么?
在胚胎早期,睪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漸下降,7-9個月時睪丸經腹股溝管下降至陰囊。同時附著于睪丸的腹膜也下移形成鞘狀突。出生前后鞘狀突大部分閉合,僅睪丸部分形成一鞘膜囊。正常時鞘膜囊僅有少量漿液,當鞘膜的分泌與吸收功能失去平衡,如分泌過多或者吸收過少,都可形成鞘膜積液。
鞘膜積液分為哪幾種類型?
1、睪丸鞘膜積液
2、精索鞘膜積液
3、睪丸、精索鞘膜積液(嬰兒型)
4、交通性鞘膜積液(先天性)

王德娟指出,交通性鞘膜積液尤為值得寶寶父母注意。因為交通性鞘膜積液又稱先天性鞘膜積液,是鞘狀突完全未閉合,鞘膜囊可經一小管與腹腔相通。有時可有腹腔內臟器進入鞘膜囊,導致先天性腹股溝疝。
交通性鞘膜積液會有什么癥狀?
得了交通性鞘膜積液,小孩可能并不會有任何疼痛感,然而家長可在陰囊或者腹股溝處觀察到腫脹,呈慢性、無痛性逐漸增大,腫脹可能在躺下或休息時減輕,于活動增多或者哭鬧的時候變得更明顯。積液少時無明顯不適,積液量多時才感到陰囊下墜、脹痛和牽扯感。

交通性鞘膜積液的危害
大量積液時有可能會影響排尿、行走,合并腹股溝疝時,可能發生嵌頓疝。
超過兩歲仍有積液建議手術治療
如果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患有交通性鞘膜積液,則需要在每次的兒科保健體檢時格外注意這方面的檢查,一直到孩子滿2周歲,通常積液可自行吸收消退。
如果積液超過1年,建議采取外科手術解決。一個目的是為了移除陰囊內的液體,另一個目的也是為了修補腹腔和陰囊之間的開口。如果合并腹股溝疝,孩子陰囊部位腫塊平躺無法回納、出現觸痛或者存在難以描述的不適感,這可能提示出現了嵌頓疝,需立即就診,可能需要緊急外科手術治療。

交通性鞘膜積液需要采取怎樣的手術治療方式?
目前治療交通性鞘膜積液的主要手術治療方式有兩種:
傳統開放手術:沿腹股溝切口或下腹部切口,處理皮下各層結構,游離鞘狀突至內環后結扎。
腹腔鏡手術:臍部周圍小切口,建立通道及氣腹后即可觀察到未閉的鞘狀突,用帶線針經皮膚穿刺進行結扎。

腹腔鏡較傳統開放手術的優勢在于:
1、 可同時觀察雙側鞘狀突,減少對側二次手術的風險。
2、 切口小且隱秘,不影響外觀。
3、 操作簡單,誤傷周圍組織風險小。

中六君提醒各位寶爸寶媽
時刻關注寶寶的“最新情況”
發現問題也不要害怕
第一時間求醫尋求正確指引幫助
千萬不要聽信“秘方”
以免錯過最佳診療時機
科學育兒才是“硬道理”!
本文指導專家

泌尿外科 王德娟 主任醫師
泌尿外科博士畢業,第七、八屆廣東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委員。從事外科臨床二十余年,對治療小兒泌尿生殖系統各種先天畸形、腫瘤、創傷有一定經驗。曾在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費城兒童醫院泌尿外科學習。
#清風計劃#
責任編輯:郭松青
初審:李饒堯
審核:簡文楊
審定發布:李冠宏
感謝泌尿外科葉雷醫師對本文的支持
文/中山六院
圖/銳景創意,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247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