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本文摘要:自從當了媽媽,以前小仙女的美女,變成了經常研究寶寶屎尿屁的老母親,本文包含了正常、及異常的寶寶粑粑的辨別方法,教您從寶寶粑粑的顏色、性狀、大小便次數上,觀察寶寶的消化及生長發育情況。您了解這些變化規律,就不會因為不認識而慌張,也不會因為放松警惕而漏過危險情況。
你是不是,每一次換尿不濕,都要觀察娃的便便?自從寶寶出生,老母親的日常生活,就變成了,每一次換尿不濕,就開始研究寶寶的粑粑,黃了點?綠了點?有奶瓣、氣泡多了些,稀了點,這種種的情況,都會讓每個媽媽認真研究,不敢懈怠。畢竟寶寶不會說話,不舒服了也不會說,所以,屎尿屁也是寶寶跟媽媽溝通的語言,讓老母親們格外關注。
寶寶的粑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寶寶的便便,有這三個作用:
咱們學會觀察寶寶的便便,主要從顏色、性狀、排便次數,這三個方面入手,接下來,本文會詳細地從這三方面來講解,請耐心看完。
從顏色來分辨寶寶大便--以下為正常的便便顏色--
從出生到寶寶一歲,寶寶的便便主要會出現以下幾種顏色。
1.墨綠色—黑色(柏油樣顏色):

剛出生寶寶的便便,顏色在墨綠到黑色之間。
寶寶剛出生后的頭1到2天(有些寶寶可能要持續3、4天)排出的還是胎糞,是柏油狀,發黑的。胎糞主要來自于胎兒在媽媽宮內吃進去的各種材料,比如羊水、胎毛、上皮細胞、膽汁和水等等。
胎便不正常的情況:新生兒胎便,理應在三四天內漸漸排干凈,過了3、4天之內,新生兒還排出黑色胎便,說明寶寶拉出來的便便量不足,前期喂奶的量不夠,寶寶是處于饑餓狀態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注意喂養情況了,需要加強喂養,如加強喂養后,還沒有改善,那就需要及時就醫。
2.黃色到綠色之間: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便便,顏色大多數在黃色和綠色之間,黃色的便便,是寶寶消化充分了的表現,且氣味不臭。
寶寶的便便,像極了黃色和綠色當中的調色盤,在這當中滑動的顏色,寶寶媽媽們都不用太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黃中帶綠,或者綠色偏黃,都是正常的。
3.黃褐色:

配方奶喂養的寶寶,便便的顏色會在黃色的基礎上,顏色更加偏褐色一些,性狀上,也比母乳寶寶更加粘稠一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更加稠一些,呈現糊狀(類似于花生醬)、或者是糊糊中帶有奶瓣?!?/p>
黃褐色的便便,也會出現在大月齡寶寶身上,隨著寶寶長大,添加了輔食,寶寶的便便中會出現新的顏色,如胡蘿卜色或者綠色,也會出現未消化的輔食顆粒。
4.褐色:

褐色的便便,對于大月齡寶寶是正常的。隨著寶寶消化能力的完善,寶寶的便便顏色會越來越趨向于大人,大月齡寶寶的便便會呈現褐色。
對于小月齡寶寶,如果是因為添加了鐵劑,或者其他,那么寶寶顏色大便會深一些,除此之外,寶寶的便便都應當在黃色和綠色之間,出現褐色,還是需要注意的。
5.黑色或墨綠色:

如果寶寶因為吃了鐵劑,便便顏色會出現黑色,這種情況,便便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沒有吃鐵劑,尤其是小月齡寶寶,沒有添加輔食時,便便出現了黑色的話,寶媽們需要格外注意,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腸胃道出血。
6.綠色:

綠色這種情況常見于喂奶時,頻繁換邊吃奶、前奶攝入過多的寶寶。對于吃配方奶的寶寶,吃低脂配方奶粉的寶寶,也可能出現這種顏色。出現這種顏色,盡量讓寶寶吃奶時吃到后奶。
另外,如果寶寶出現感染等,也會出現鮮綠色,此時,媽媽要結合寶寶的精神狀態,吃、睡等習慣,觀察寶寶,如果多日都是綠色便便,還是需要重視。
--以下為不正常的,請寶媽們注意--
7.紅色:

正常的便便不應該出現紅色,如果出現,多數情況是消化道出血了,應該引起重視,帶2小時之內的、新鮮的寶寶便便去做化驗,只帶便便就可以做到,一開始,不需要寶寶同去。
對于添加輔食的寶寶,有些紅色可能來自于紅色的胡蘿卜、火龍果等,寶媽們,這種時候需要結合輔食情況來判斷。
8.白色、或者灰白色:

寶寶的便便不應該是白色、或者灰白色的,如果出現這兩種顏色,請不要猶豫,應該立刻考慮就醫,因為這是一種危險的提示,可能是提示寶寶肝膽出現了問題。
9.黑色:

對于超過7天的寶寶,在寶寶吃奶正常的情況下,如果寶寶便便是黑色的,就要引起寶媽們的注意,因為黑色便便,可能存在消化道問題。
從性狀上分辨寶寶粑粑1.6個月以下的小月齡寶寶
對于小月齡的寶寶,糊狀便便,或者帶有奶瓣子的便便都是正常的,如果帶有奶瓣子,是因為寶寶沒有消化完全,直接排出來了。如果糊狀多一些,那說明寶寶消化吸收比較充分。
母乳寶寶吃進去前奶比較多,因前奶中糖分多,在腸道中會出現二次發酵,所以,出現泡沫狀便便也無需擔心,黃色泡沫或者綠色泡沫都不用太擔心。
寶寶如果一天之內出現多次水樣的便便,此時,是寶寶拉肚子了,對于拉肚子的情況,要及時注意給寶寶補水,防止寶寶脫水,對于母乳寶寶,此時,增加親喂母乳,因母乳中含有抗體,增加親喂,既能給寶寶補充水分,又能讓寶寶吃進去抗體。
2.6個月以上的寶寶

羊糞蛋子的情況,通常便便都很硬,那是便秘了,是因為寶寶便便在消化道中水分被吸收了,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吃了輔食后的寶寶,此時,需要寶媽們注意幫助寶寶排便。

吃了輔食的寶寶,便便性狀會漸漸成形,香蕉便便,表面光滑,柔軟,是正常的,此時,分辨的原理還是要看寶寶的便便是不是松軟。
從排便次數判斷排便次數,對于觀察寶寶的發育也是有意義的,所以,也建議寶媽們能從排便次數上,來判斷寶寶的攝入量。對于排便次數,有以下幾種情況:

如何判斷嬰兒攝入足夠母乳
寶寶在滿一周后,1個月內,正常的小便次數,每天在6次以上,大便每天至少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月子里的寶寶,因為腸胃道發育不成熟,不會攢肚子,如果出現寶寶整天沒有排便便,這是不正常的,需要引起注意。
寶寶滿月后,隨著寶寶腸胃道的發育,會出現“攢肚子”,也就是好幾天不排便,這是因為母乳的吸收利用率高,消化后產生的廢物少,所以寶寶會出現“攢肚子”。此時,寶媽們不要焦慮,只要寶寶排出來的粑粑是松軟的,就是正常的。攢肚子的寶寶,有時候一排便,會拉出來很多。
以上,是關于寶寶便便各種情況的總結,想到各位老母親們為了寶寶的屎尿屁,也是操碎了心,我也非常希望能分享靠譜的育兒及母乳知識給大家。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我~~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很有意義,請轉發給你身邊的朋友~~
如果你有自己關于寶寶便便(寶寶粑粑)疑問,請在評論留言,我會一一盡力回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