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孕期子宮生長痛的位置(子宮孕育記)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歡迎關注@京媽說,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孕產育兒知識。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我們都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而女人能生孩子,就是因為女人有一個“子宮”,這個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溫暖的“第一住所”。在這個小房子里,經過9個月的孕育,就形成一個鮮活的小生命,最終呱呱墜地,不得不慨嘆生命的神奇和母親的偉大!
但 子宮作為人類的“第一住所”,從懷孕到分娩,再到寶寶出生后的復舊,都會經歷哪些變化呢?女性朋友們還是有必要了解的。

懷孕前,女性的子宮只有一個 拳頭大小,宮腔內的 容積也只有4-7毫升,重量約40-50克。
懷孕后,由于要供一個0.5厘米的小胚胎發育成一個50厘米的小胎兒,子宮就會不斷的變大變大,到最后宮腔容積有5000毫升左右,重量增加到1100克左右,整個子宮要擴大到1000多倍,這個程度真的很驚人!

其實,經歷懷孕的過程,子宮發生變化,早在排卵期就開始有變化了。
① 排卵時:子宮內膜增厚
子宮內膜有兩層,分別為功能層和基底層,月經過后排卵時,受激素影響子宮內膜會變厚,為之后的“受精卵著床”做準備。
如果精子和卵子能順利結合,并順利回到子宮,就會 在增厚的子宮內膜上“安家”,并分化發育,子宮內膜會源源不斷的提供營養支持。

② 孕期:子宮大小和位置發生變化
懷孕4周左右,也就是剛查出懷孕的時候,胎兒還只是個小胚胎,子宮大小也還未發生變化;
到了懷孕12周,小胚胎發育成小胎兒,子宮也由梨大小變到柚子大小,會壓迫膀胱而出現尿頻;
到了懷孕16周左右,胎兒開始了快速發育,需要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子宮在增大的同時還會向上移動,離開骨盆;

到了懷孕20周左右,子宮繼續增大,并繼續向上移動,已經上移到 肚臍下1橫指的位置,孕婦孕肚也逐漸明顯;
到了懷孕24周左右,子宮的體積繼續增加,位置也已經上移到了 肚臍下2橫指的地方,因為擠壓到了雙肺、胃部,孕媽會經常感覺 呼吸不暢、燒心、胃不適 的感覺,這時肚子看上去明顯大了不少;

到了懷孕28周后,胎兒進入“體重猛漲期”,子宮像被越吹越大的氣球一樣,體積增加,繼續向上“擴充地盤”,孕媽愈發覺得 呼吸不暢、食欲不好,由于子宮向下壓迫,還可能出現便秘、下肢雙腳水腫等情況;
到了懷孕32周左右,子宮已經占滿了整個腹腔,對內臟的擠壓越來越嚴重,孕媽的各種不適感也越來越嚴重,不過隨后會逐漸胎頭入盆,隨著胎兒位置的下移,對上面臟器的擠壓作用會減輕,之前的呼吸、胃腸不適感會稍微減輕;
到了懷孕37周左右,胎兒足月,也就意味著這以后的每一天胎兒都隨時可能分娩;這時的子宮像個大西瓜一樣,重達1000克,體積也比之前擴大了1000多倍。

③ 分娩時:宮頸“大門”打開,讓寶寶順利出生
當胎兒要出生時,在宮縮的作用下,胎寶寶從子宮中逐漸下降,宮頸管變短,宮頸口逐漸擴張,這個過程就是我們說的“開指”,從1指開到10指,確保胎兒出生的通道“寬闊而暢通”,能讓胎寶寶在宮縮和產力的作用下,順利的出生。

④ 出生后:娩出胎盤,清理子宮
整個孕期,胎兒在子宮內是生活在一個充滿羊水的“水環境”中,可以起到保護胎兒的作用,胎兒的營養是通過臍帶由胎盤輸送過來的。
因而在子宮里面,除了胎兒還有羊水、臍帶和胎盤,那寶寶出生時羊水會隨著寶寶噴涌而出,也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寶寶的作用。
寶寶出生后的15分鐘內胎盤也會娩出,醫生會檢查胎盤是否完整,主要看子宮內是否有殘留,避免影響子宮恢復;但如果 胎盤遲遲不能自己娩出,醫生會用手把胎盤剝離下來并拿出產婦體外。

⑤ 產后恢復:子宮復舊
寶寶順利出生、胎盤順利娩出,意味著分娩過程的結束;之前 被撐大的子宮此時就像“泄氣的氣球一樣”,在產后一段時間內,需要慢慢恢復到孕前的大小和位置。
在產后宮縮的作用下逐漸縮小,并逐漸向下移動回到盆腔,完成這個過程基本需要 42天左右時間,也就是6周時間,因此產后有個“產后42天復查”,就是為了看產婦身體恢復的情況,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子宮復舊”情況的檢查。

以上就是整個孕育的過程,從受精卵的形成到胎兒十個月的發育,再到分娩和女性的產后子宮恢復,神奇而偉大!我們要感恩子宮這個“第一住所”,更要好好的愛我們的媽媽!
歡迎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350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