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小兒抽動癥是肌肉抽動嗎(寶寶不由自主地抽動)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很多家長由于對抽動癥缺乏認識,而且抽動癥的癥狀,與抽搐發作時的癥狀有些相似之處,錯誤的把它們混為一談。那么,寶寶不由自主地抽動,是兒童抽動癥還是簡單的抽搐呢?

首先,先說下抽搐,抽搐是疾病的癥狀,是能控制的,是小兒全身或者局部肌肉快速的強烈收縮,由于引起抽搐的原因不一樣,控制的程度也不一樣。
常見的原因包括:
1.剛出生的寶寶由于大腦皮層發育尚不健全,只能由皮層下中樞代替大腦皮層的功能來完成對四肢運動的調節與控制,這種控制并不穩定和精確,容易導致寶寶在睡眠中出現抽搐。
2.熱性驚厥的抽搐,常見于6個月到4歲左右的小兒,一般是在高熱的時候,但是這種病神志恢復會比較快,所以預后相對比較好。
3.癲癇的抽搐,癲癇是一個小兒期常見的抽搐疾病,特點就是反復發作、突發突止,這部分病人往往需要長期規范的用藥治療。
4.電解質紊亂:比如低鈣、低鈉、低鎂等電解質紊亂,常見于嘔吐或者腹瀉的孩子,其他電解質代謝障礙性疾病也可以導致電解質紊亂,這部分孩子通過去除病因或者補充電解質之后,癥狀會得到改善;
5.其他引起抽搐的原因,包括藥物中毒或者食物中毒等,也都是容易導致抽搐發生,還有腦部的疾病,比如說常見的腦出血,特別是外傷引起的腦出血,也是很容易引起抽搐。

但要注意的是,寶寶抽搐發作起來,家長一定要積極控制,不能任其發展,長時間抽搐大腦缺氧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害,重癥會導致腦水腫引起死亡。
再說下抽動癥,兒童抽動癥是多發于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發育行為當中一種常見疾病,主要是以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性抽動和發生性抽動為特征的神經精神疾病,常常伴有其它心理行為障礙,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強迫障礙、學習困難等。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

除了不由自主地抽動,還有以下癥狀表現:
眼部:揚眉、皺眉、眨眼、斜睨、凝視、翻白眼等。
口部:吮手指、咬牙、咬鉛筆、咬嘴唇,或不停地吐唾沫、口吃等。
面部:撅嘴、咧嘴、皺鼻、扮鬼臉等。
頸部:搖頭、點頭、扭脖子、聳肩膀等。
上肢:甩手、搓手指、舉臂、扭動手臂、握拳頭等。
下肢:踮腳、抖腿、踢腿、旋轉、跪下走路、步態異常等。
軀干:挺胸、扭腰、身體扭轉、腹肌抽動等。
喉部:發出干咳聲、清嗓聲、吼叫聲等。
穢語:不自主地污言穢語、說臟話、罵人等。
以上各類癥狀,有的同時出現,有的是先發生一類癥狀,一段時間后換另一類或幾類癥狀,或各類癥狀交替出現。但是發作時,患者的意識還是清楚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358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