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三歲小孩食道長了一坨肉(1歲寶寶反復嘔吐)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9月30日,經過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積極救治,食管異物的患兒劉寶寶康復出院。
9月26日,患兒在進食墨魚肉后出現反復嘔吐,前往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結合患兒肺部CT,診斷為患兒食管上段(胸廓入口處)有大小約17×4×20mm的異物,且物左下角處食管壁較薄,其旁可見一小氣泡,不完全除外穿孔可能。
患兒年齡小,又因反復嘔吐不能進食,出現脫水情況,精神反應差。經檢查發現,因異物長時間崁頓在食道入口處,局部組織出現水腫、糜爛,術前及術中隨時存在食管穿孔破裂的風險,病情危重。
患兒立即被送入兒童重癥醫學科,醫院組織耳鼻喉科、兒童重癥醫學科、麻醉科、影像中心、心胸血管外科、消化內科等多學科會診。專家們積極討論,制定了符合該患兒的異物取出方案并做好應急預案。
兒童重癥醫學科醫師予呼吸機輔助呼吸,維持患兒內環境穩定,對患兒生命體征嚴密監測,麻醉科醫師行全麻,耳鼻喉科醫師行食管鏡食管內異物取出術。經過大家積極配合,歷時1個多小時,分多次將一塊17×4×20mm大墨魚片及多塊小墨魚片從孩子的食管內取出。術后,醫務人員予積極抗感染、保護粘膜、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對癥支持治療,4天后,患兒痊愈出院。

從患兒食管內取出的墨魚片
專家提醒,食管異物是指因飲食不慎,誤咽異物而造成的,常見的異物為硬幣、紐扣、骨片、電池等。吞入異物的表現為哽噎、疼痛、流涎、吞咽困難、嘔吐。食管異物常見并發癥為食管炎、食管氣管瘺、食管穿孔等,如局部炎癥涉及或異物傷及主動脈可發生大出血,危及生命。所以家屬在帶孩子期間,要注意避免異物吸入可能,一旦發現有異物吸入,需積極將異物取出,避免造成更大損傷。
(兒童重癥醫學科 陳小青)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3596.html
下一篇:金星又被稱為什么星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