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會在清醒時、或者睡眠時,出現突然不自主的抖動、或者嚇一跳、寶寶睡覺時嘴角、眼皮、下巴等出現抖動等等。

這時家長們就慌了,寶寶這是什么問題?怎么會無緣無故地抖動?會是癲癇嗎?
帶著所有家長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什么情況下才是癲癇,哪些情況是正常的。

6月齡以內的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大部分抖動都是正常的。
嬰兒大腦皮層的功能發育尚不完善,神經髓鞘尚未形成。當外界噪音從聽覺神經傳入大腦時,神經沖動會同時影響控制四肢肌肉的大腦神經纖維,導致四肢肌肉抖動。
因為這是皮層下中樞主導的,新生兒肢體抖動沒有病理意義,家長不用擔心。當寶寶在顫抖時,父母可以用手輕輕按壓他身體的任何部位,讓他保持安靜。

寶寶睡眠時出現抖動是怎么回事?
寶寶在睡眠期間,有一部分腦細胞處在休眠狀態,另一重要部分腦細胞仍處在興奮狀態。此時,若出現燈光進行變換或聲響,都可能存在導致自己孩子發展出現手腳不自主的抖動。
也有的孩子在沒有通過光線和聲音刺激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手指、眼瞼、腳趾不規則的抖動,一般持續時間都很短,在進入深度睡眠以后,這種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青少年甚至對于成年人也會在淺睡眠期出現手腳、肘腕抖動現象,這是作為一種具有正常的睡眠生理心理現象,臨床上稱為“睡眠肌陣攣”。
Tips:如果這些孩子之間沒有任何其他系統癥狀,只是在睡眠初期偶有抖動,則不是病態的,不需治療。

寶寶癲癇的早期表現,家長一定要重視
1、寶寶突然眼睛發直,嘴唇發紫
2、1歲以下兒童的頻繁地點頭
3、突然的表情變化,驚慌或不自然的微笑
4、頭眼向一側進行偏斜、面色發紅或發青
5、突然出現幻覺,如視覺幻覺、視覺幻覺、嗅覺幻覺等
6、發作性神經過敏,通常發生在早上醒來后不久
7、抖動的次數日漸增多,持續發展時間2-10秒

如果寶寶出現了癲癇癥狀,該如何正確地進行緊急護理
1、松開衣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讓孩子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分泌物;
2、避免使用蠻力控制孩子驚厥,這會造成損傷;
3、患者暈倒后,務必留出足夠大空間,避免磕碰傷 ;
4、切忌不要給患者嘴里塞任何東西,這可能造成嘴唇、舌、牙齒的損傷;
5、移開患者周圍一些會傷害到患者的物品,如座椅板凳、家具或其它物品。
6、驚厥止住后,孩子還不能完全清醒,所以需要家長陪在孩子身邊直至意識清醒。

大部分癲癇發作都會自行停止,但出現以下情況,應該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①驚厥持續超過5分鐘;
②發作停止后很快又出現再次發作;
③驚厥停止后,孩子始終不能完全清醒;
④患者系首次發作,或發作情況與既往不同,
⑤孩子還患有其它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
Tips:更多育兒資訊請關注@妙手媽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420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