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道光皇帝的兩個兒子(道光皇帝子嗣少)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清代末期皇族的子嗣卻漸漸減少,到了道光年間,道光皇帝子嗣稀少、后宮也選秀選了4名秀女進宮,當時一名秀貴人年僅15歲,因貌美而被選中,此時道光帝已經56歲,2人相差41歲。不過后來這名秀貴人替道光皇帝生了4 名子女。

▲道光皇帝子嗣少。(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道光17年,15歲的烏雅氏秀貴人入宮,之后又改為琳貴人,自道光19年到26年,琳貴人受到皇帝喜愛,而頻頻被翻牌子伺候皇帝,8年間共懷孕5次,除了最后一次小產之外,共生下4名子女,分別是皇七子醇賢親王奕譞、皇 九女壽莊固倫公主、鐘端郡王奕詥、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到道光26年,被正式冊封為琳貴妃。

道光十七年 (1837年) 正月,已故筆帖式凌壽之女奉旨封為秀貴人,二月初十日,秀貴人下進女子四名,二月二十七日,秀貴人被送入圓明園。秀貴人后改稱號為琳貴人。
道光帝十分喜歡這個年輕貌美的烏雅氏,讓烏雅氏一時出盡了風頭,進宮同一年十一月,烏雅氏因為沖撞了道光帝,被降為了常在。據史書記載,道光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日,琳貴人降為秀常在。烏雅氏得到了教訓,行為低調了很多,道光帝心中還是有烏雅氏的。
不到2年,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1839年),秀常在東山再起,被晉為琳貴人。

同年,咸福宮琳貴人位下官女子大妞,時年十七歲,因砸破一個飯碗和踩壞花針,便被裁衣尺責打手掌數板,并且即時交出,相關部門發現大妞面上左邊有一塊青腫,調查后發現臉上的青腫是之前學做活計粗笨,而被本宮女子用裁衣尺并拳責打所致的。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二十五日,因懷孕而詔封為琳嬪,居承乾宮,九月二十一日子時,生皇七子醇賢親王奕。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奉朱諭,奉皇太后懿旨:“琳嬪著晉封為琳妃。應行事宜該衙門按例辦理。其嬪分冊封之禮著毋庸舉行。”

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 元旦日卯正一刻,《曾國藩日記》記載:“慈寧宮鋪設拜氈畢,總管一名,請皇貴妃、彤貴妃、琳妃、恬嬪各就拜氈立。”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十三日戌時,生皇九女壽莊固倫公主,同年五月初三日正式冊封為琳妃。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初六日寅時,琳妃生鐘端郡王奕詥。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寅時,琳妃生皇九子孚敬郡王奕,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詔晉為琳貴妃。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冊封為琳貴妃。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文宗進尊為皇考琳貴太妃,居壽康宮中的壽中宮。不知何時搬進了毗鄰壽康宮后殿的壽西宮,與她同住的還有九公主。
咸豐年間,琳貴太妃經常給咸豐帝進奉吃食、福肉以及針線活計等,次數遠超其他道光帝嬪妃。咸豐十一年十月,剛登基的穆宗進尊為皇祖琳皇貴太妃。

道光帝駕崩后,琳貴妃被尊為皇考琳貴太妃,居壽康宮中的壽中宮,之后又遷入毗鄰壽康宮后殿的壽西宮,咸豐駕崩后,同治皇帝尊其為皇祖琳皇貴太妃。
同治五年,皇祖琳皇貴太妃逝世,年僅44歲,垂簾聽政的兩宮皇太后,為她擬定謚號“莊順”二字,琳皇貴太妃的一生由此蓋棺定論,成為“莊順皇貴妃”。

翻閱歷史而知,令人驚訝的是烏雅氏所生的皇七子醇親王奕譞,他的兒子和孫子后來成為了大清王朝的帝王,他們便是光緒皇帝和溥儀皇帝。

莊順皇貴妃可謂是安常履順,從選秀宮女到琳貴人、琳常在、復晉琳貴人、琳妃、琳貴妃、莊順皇貴妃的歷程可謂是一行白鷺上青天,
能被帝王所獨寵,烏雅氏必定是有獨特魅力,她不僅有容貌,而且行事風格與道光相適應,尤其是道光主張的勤儉節約。并且莊順皇貴妃也解了道光燃眉之急,道光缺少子嗣,而莊順皇貴妃的出現正是最佳時機。以至世人言,莊順皇貴妃是極為幸運的,而她的結局自然是大贏家。

參考資料:《清史稿》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46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