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烘焙用紅薯粉可以做什么吃(早晨來一碗家常紅薯粉)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奶奶做的紅薯粉條就是不一樣。營養又好吃。
By 袁味食記

1、1、鍋中燒水放入紅薯粉條,水開后泡2分鐘。撈出過涼并瀝干水分備用;如果這時粉條仍然發硬,可以將粉條再次入沸水中煮30秒,再次撈出過涼,直到粉條熟透,非常柔軟,而且呈透明狀。如果煮兩次還發硬,還可以繼續反復煮和沖水,每次煮的時間以30秒為佳,過度煮會是粉條黏軟失去彈性。反復煮和沖水過涼,不僅可以是粉條熟軟筋道,還可以去除粉條的腥氣。我不能提供準確的煮、沖的次數,因為干粉條本身的含水量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節,粉條吃水的情況都不一樣)。

2、2、瘦肉洗凈切薄片,依次放入鹽、雞精、姜絲,抓均勻,然后放生抽,最后放油。(鎖住肉的水分,翻炒不易老)
3、3、酸筍、泡椒洗凈,泡椒切開。

4、4、鍋中放油燒至7成,放入泡椒、酸筍翻炒。中小火,然后放入瘦肉,炒干水分。

5、5、放入生抽、雞精翻炒均勻裝碟。

6、6、鍋中入油,小火,加入姜蒜末,炒出香味,下入雞湯或者高湯,沒有雞湯可用開水。

7、7、大火煮開后,加入6g鹽,關火。湯底即可。

8、8、可加自己喜歡的青菜,用燒開水燙好,涼水瀝干。放到碗的底部。

9、9、再加入瀝干的紅薯粉,把剛燒開的雞湯或高湯到碗中。撒上香菜碎、香蔥碎。

10、10、開胃菜酸辣蘿卜皮,(喜歡吃酸的),加入腌蘿卜皮的醋,味道層次更豐富。

11、11、有酸、有辣、有肉、有開胃菜。口味地道。家常版的可以試試。
1、不會很辣,適合不能吃辣的朋友們,但又有點辣滿足口感。 2、過度煮會是粉條黏軟失去彈性。反復煮和沖水過涼,不僅可以是粉條熟軟筋道,還可以去除粉條的腥氣。不能提供準確的煮、沖的次數,因為干粉條本身的含水量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節,粉條吃水的情況都不一樣)
1.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酸
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
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2.補腎滋陰
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后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
3.潤燥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干咳、便秘和難產。
1、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豬肉。
2、服降壓藥和降血脂藥時不宜多食。
3、禁忌食用豬油渣。
4、小兒不宜多食。
5、不宜在剛屠后煮食。
6、未剔除腎上腺和病變的淋巴結時不宜食用。
7、老人不宜多食瘦肉。
8、食用前不宜用熱水浸泡。
9、在燒煮過程中忌加冷水。
10、不宜多食煎炸咸肉。
11、不宜多食加硝腌制之豬肉。
12、不宜多食午餐肉。
13、不宜多食肥肉。
14、忌與鵪鶉同食,同食令人面黑。
15、忌與鴿肉、鯽魚、蝦同食,同食令人滯氣。
16、忌與烏梅、桔梗、黃連、小蕎麥內食,易使人脫發。
17、忌與菱角、黃豆、蕨菜、桔梗、烏梅、百合、巴豆、大黃、黃連、蒼術、蕪荽同食,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 ——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
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 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豬肉 菱角,會引起肚子痛。
18、忌與牛肉、驢肉(易致腹瀉)、羊肝同食。《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中醫云:“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19、服磺胺類藥物時不宜多食。
20、與豆類同食易引起腹脹氣滯。
21、豬肉忌與水生菱角同食,會誘發癲癇癥。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譜!
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477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