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腳長一般是多少厘米(腳大就能長得高)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隨著大眾審美的日益提升,對孩子的身高越發看重,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家長都希望孩子身高高一些。老一輩人有這樣一句話:腳大的人個子高,腳小的人個子矮。現實真是這樣嗎?有說有關系的,有說無關的,那我們今天就來具體看一下。
Part.1
孩子腳大,將來就能長得高嗎?

說法一:腳大與身高成比例
關于腳長與身高的比例,民間流傳著“立七坐五盤三”的說法,其中的“立七”指的是人在站立的時候,身高約為腳長的七倍。
“現代醫學研究和調數據顯示,人的身高是腳長的7~7.5倍,有這樣一個計算公式:成年人的身高(厘米)=13歲時的腳長x7±3(厘米)”
從數據上看,停止生長之前,正常人的個子都是隨著年齡增加越來越高,腳也隨著身高越長越大。這樣看來,腳長和身高確實成正比例關系。
說法二:腳長和身高沒有太大關系
看到上述數據和說法,有些家長不免焦慮,其實也沒有必要,因為這些數據并不是絕對的,并不是每個人的身材比例都是按照標準來的。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高個子人,但是手小腳小,還有的人雖然腳大,但身高并不高,還有人身材“五五開”,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所以如此看來腳長和身高沒有太大關系,如果家里孩子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家長也不必太過焦慮。
Part.2
對孩子來說,腳多長算正常?

說了這么多,很多家長還有疑問,就是孩子腳多長算標準,這里有一個對照表請大家參考。
各年齡段腳長標準(單位:mm)
年齡 | 男 | 女 |
出生 | 80 | 78 |
1歲 | 105 | 103 |
2歲 | 138 | 139 |
3歲 | 151 | 148 |
4歲 | 168 | 169 |
5歲 | 170 | 174 |
6歲 | 177 | 182 |
7歲 | 187 | 188 |
8歲 | 197 | 195 |
9歲 | 205 | 209 |
10歲 | 216 | 214 |
11歲 | 225 | 226 |
12歲 | 231 | 230 |
13歲 | 236 | 234 |
怎么給孩子測量才最準確,首先要知道腳長的概念,是指最長腳趾頂點到腳后跟最突點的水平直線距離。測量時要讓孩子站在地上,因為腳在站立和抬起時,由于足弓受重力不同,腳長會有變化。
Part.3
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

家長之所以相信“腳大能長高”,其實是希望孩子以后能長得高一些,如果了解了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加強后天的培養,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有理想的身高。
先天因素
孩子的身高70%受父母身高的影響,也就是基因遺傳,剩下的30%由后天環境決定。如果父母都比較高,那孩子將來長得高的幾率偏大,如果父母普遍偏矮,孩子若想長高,那必須借助后天因素的作用了。
合理的營養搭配
吃并不是吃飽就行,關鍵要講究攝入營養的均衡性,多以營養密度高的食物為主,就是所含重要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濃度。
有很多看起來有營養,但其實營養密度并不高的食物,比如雞湯、骨頭湯等,營養密度低,卡路里含量卻很高,孩子吃得過多,體重容易飆升,但身高卻不見長。體重增長過快,會給孩子的骨骼造成負擔,拖累孩子長高的速度。
所以,日常飲食中,要保證孩子奶、肉、蛋、各種蔬菜水果的攝入,注意多樣化的合理搭配,讓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

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狀態下,可以保證孩子身體分泌生長激素,生長激素和身高密切相關,生長激素分泌足夠,孩子才能長得快。
一般孩子入睡1~2小時生長激素分泌達到高峰期,是白天分泌量的3倍左右,最旺盛的時間是從晚上10點至半夜2點。
一般來說,新生兒只要保證每天14~20小時,1~3歲為12~14小時,4~6歲需要11~12小時,青春期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想要孩子長得高,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還要養成早睡的習慣。
合理的運動
運動絕對是助力孩子長高的最好辦法。1~3歲的寶寶,每天要保證至少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等3歲以后,每天的運動時間至少每天2小時。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可以做些伸展運動,像簡單的拋球游戲等;年長一點的孩子可以學游泳、打羽毛球等。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5~17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周應至少鍛煉3次,一次鍛煉至少需要累積1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運動要合理,家長應合理安排時間,避免運動過度反而不利于孩子長高。
總之,孩子腳的大小和身高沒有太大關系,家長要想孩子長高,真的沒有捷徑,吃好、睡飽、運動好,三樣缺一不可,孩子每天開開心的,多管齊下才會有效果。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