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自閉癥中心工作怎么樣(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館)
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7)
2022年9月5日是第七個“中華慈善日”,也是上海慈善周開啟的首日。
起了個大早的吳佳辰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來到南京西路豐盛里三樓,“多?幸福咖啡館”今天正式對外開業。
作為一名咖啡師,吳佳辰將和另外4名同樣患有自閉癥的員工正式開啟朝十晚七的職業生涯,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取收入。


吳佳辰為顧客下訂單的同時,會仔細詢問對方對溫度和濃度的要求。

吳佳辰說自己擅長做摩卡,一旁的小伙伴夏澤慧說自己最拿手做草莓薄荷氣泡飲。
“多?幸福咖啡館”位于多特瑞六感體驗中心的一隅,共配備5名自閉癥員工和1名帶教老師,他們與多特瑞六感體驗中心的其他員工作息相同。
帶教老師主要在旁觀察,協助處理一些初期的突發意外,之后慢慢淡出自閉癥員工的職場。
市場化的價格、標準化的服務,咖啡館的發起人之一華東師范大學科學康復系副教授陳東帆希望,未來“幸福咖啡”能依靠口味,而非自閉癥的特殊標簽,在咖啡館林立的上海成為新晉網紅,走向全國。



整個過程一絲不茍。


李澤華(圖左)和王相晴主攻烘焙,學習訓練一年以來,她們已經具備了初級點心師的能力,可熟練制作曲奇餅干、瑞士卷、蛋糕等各種點心。
他們的康復老師上海小馬過河啟星藝術發展中心—上海博愛兒童康健園主任王恒民告訴記者,以制作咖啡為例,正常人可能學習幾天就能上手。但為了讓自閉癥患者熟練掌握,康復老師將咖啡研磨、咖啡萃取、牛奶拉花和咖啡機清潔等各種步驟進行分解細化,打造了一套規范化流程和訓練課程,反復訓練。表面上自閉癥患者在做一杯咖啡,實際上他在進行認知執行功能訓練。



薛皓升在王海波老師的指導下,現場展示剛接觸沒多久的T恤噴繪。


三件T恤噴繪都是薛皓升自己獨立完成的。


鄭駿杰年初剛接觸插花,現在已經能獨立完成一個作品。
“多?幸福咖啡館”脫胎于華東師范大學“幸福之花”研究基金課題《基于機器人技術的孤獨癥兒童社交障礙干預系統》項目。
2014年陳東帆副教授和王恒民主任合作研究自閉癥患者基于職業目標的精準康復訓練核心課程。首先學講話發聲,接下來學會和人打交道,然后學會怎么做事情,最后再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經過多年論證,課題組認為咖啡、烘焙是自閉癥患者最合適的職業技能。
2022年年初,“幸福咖啡館”實訓基地作為“幸福之花”項目的落地形態,在文定路博愛兒童康健園樓下開業。
類似于早年上海街頭常見的“前店后廠”模式,自閉癥患者在二樓博愛兒童康健園接受課程培訓,完后在一樓“幸福咖啡館”進行實操訓練。整個文定路培訓基地,作為自閉癥員工的“中央廚房”,孵化成熟后輸送市場。

咖啡店價目表。


每做好一杯咖啡,吳佳辰都會將工作臺收拾干凈。
自閉癥咖啡館在申城已不新鮮,但實際運營后,不少都面臨了生存壓力。
如何讓這一模式走得更遠,輻射更多的自閉癥患者,陳東帆坦言:選址必須位于市中心的CBD,客流大,自閉癥患者才能更多地跟社會交流。咖啡館要生存下來,就一定要為客戶提供是優質的產品——一杯味道醇厚、好喝,復購率高、售價能覆蓋成本的咖啡。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張馳 圖片編輯:張馳 編輯郵箱:8903168@qq.com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海沙爾 攝影報道
來源:作者:海沙爾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59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