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十一、忌用“繁難”字起名
“繁”字是指筆畫多結構復雜的字,這樣的字寫起來麻煩又不好看。所以名字中繁字多了就會造成黑白失調,黑糊糊一片,透不過氣來,令人產生憋悶感。
“難”字是指不易認讀的字,也是不常用的字。這樣的字一般人不認識,既不會讀,也不理解它的意思
用這“繁難”字起名字,就會影響交流,妨礙名字正常功能的發揮,因為即使名字具有藝術性和趣味性,它在不識不懂的多數人面前,只能是一個文字符號,甚至造成笑話,產生誤會,帶來不應有的損失。所以,起名字要用常用字,不要用“繁難”字。
名字中的“繁難”字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因為該字的意義較狹窄,平民用不到它,不常見,不常用,于是成了一般人不認識的“繁體字”。如許寶“鵦”,“鵦”古代所說的一種駿馬;王正“黼”,“黼”是古代扎服上的花紋。用這樣的字起名字,大有顯示自己識字多的嫌疑。
另一種情況,是用“異體字”起名。這種“異體字”通常情況下已停止使用了,所以用到名字里,多數人都不認識。如方“槑”(梅)、孔“偘”(侃)等?!泵贰①倍疾皇请y字,改換成“槑、偘”,多數人便不認識了,這樣除了給人出難題,別無解釋。
由此看來,用“繁難”字起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第五篇 嬰兒起名 197
十二、忌用“怪僻”字起名
“怪僻”字比“繁難”字更少見,因而更難認識和理解。所謂“怪”,即罕見為怪,罕見便不認識。所謂“僻””,即不常遇到、人跡罕至,不常遇到也就不認識?!惫制А弊质请x開字典大家都不認識的字,用這樣的字起名字的確是有故意找麻煩的意味,這樣的名字自然不會受到多數人的喜歡
例如,當代一位成績顯著的教授,名日汪“槱”生,“槱”是生火之木柴。一位頗有貢獻的專家名曰蔣士“馬飛”“馬飛”是奔馳如逸飛之駿馬。“槱”、“馬飛”兩個怪字,不僅害苦了一-批讀者,而且損害了名字的主人,也使他們的知名度因名字“怪僻”難識而受到了影響。
十三、忌用“過火”字起名
過火指超過了“分寸”,超過了合適的“度”在為小孩起名時常見的“過火”有兩種情況:
一是夸“過火”,形成“自吹”,效果不佳。例如陳萬策、卜萬科、管萬敵、萬國權、李萬壽,這些“萬”字顯然是過分夸大了自己的作為和力量,把自己看得如此神奇、有威力,其他人的位置又該如何擺呢?很明顯,吹噓自己與貶低別人是一致的。翁獨健這個名字,說得很清楚。一個“獨”字表明,“健”者惟“我”而已,別人是不配享用“健”字的,正是:眾人皆病“我獨健,眾人皆貶“我”自安,這就是自夸者的心態。
另一類是自謙“過火”,形成“自賤”、“自貶”
謙虛應當有個限度,那就是不能違背“實事求是”的原則
違背了這個原則,就會走向反面:不是自賤、生卑式的虛偽,就是變相的驕傲。
自通“過火”形成的“自賤”“自貶”,其實質便是一種虛偽”,樸實正直的人是很難接受的。
例如,王拙、劉迂、袁癡、虞感,他們真的認為自己拙笨迂腐、愚蠢嗎?當然不是。內心不認為如此,卻要以此為名,作為招牌行世,這是什么行為?非“虛偽”即“欺騙”,反正不是實事求是。
莫我愚:這個名字更有意思,聽口氣像與別人“爭愚”,而他認為“誰也沒有趕上他愚的”,他自然是“爭愚”的勝利者了。本來不愚卻要裝成“最愚”的樣子,這不是“假惺惺”又是什么?
李慕愚:這個名字很不一般。名字中“仰圣”“慕賢”者多矣,而此人卻要“慕愚”。以“愚”為榜樣,“效愚”、“學愚”嗎?自然又不是。他既然敢于“標新立異”就說明不愚。他所 一“慕”之“愚”不是“愚蠢”之“愚”,而是“大智若愚”之愚”。仰慕“大智”卻說“慕愚”,這是一種“狡猾”的技巧,也可以說是“虛偽”的變異。也就是說,這個名字中雖然也用了“愚”字,但它已不屬于“自謙”,而是借“愚”說“智”的藝術技巧。
因此,“拙、迂、愚”等不一定都是“自謙”詞,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不論是“自吹”還是“自貶”都是不正常的“過火”的行為。名字要想“美”,就要摒棄這些不健康的做法,向著以“真”“善”“美”的方向發展。
十四、忌用“雜湊”字起名
有的名字不是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推敲、精心選字組詞制作出來的,而是隨意找幾個字湊起來的?!半s湊”的名字像個“拼盤”,它有如下特征:
1、中心意思不明確。
2、字詞的搭配不和諧。
3、字詞之間存在著矛盾與混亂現象。
如田川流,這個名字的中心或主體,是說田、川還是流?或者是田川、川流?很難說清楚。中心意思不明確,令人不知所云。
原因何在?“田”與“川”的關系難以琢磨,是“互補”還是“相克"?關系搞不清,就造成了思維的混亂。這是“雜湊”字起名的通病。
再如陳妙漢,這個名字中“妙”與“漢”很不協調:“妙”一般用于女性,有陰柔美;“漢”一般用于男性,有陽剛美。這二者并列,拼湊在一起,可讓人如何理解?是說一個具有女性特點的男子呢,還是一具有男性特點的女子?似是若非、難以斷言。
又如林森火;這名字是什么意思?是林、森都是生火的原料,還是森林需要防火?這兩種解釋內容都太單薄、淺陋,顯然缺少意味。是林可以發展成森,森又可以化作熊熊大火嗎?從事物發展變化的角度去理解,倒是有點味道,可惜太勉強了。這個名字,由于沒能處理好“森與火”的關系,造成了費解的毛病。
有的名字,姓與名意思脫節甚至對立,造成了語義的矛盾與混亂。如毛鐵橋,“毛”與“鐵橋”如何配搭?齊如山、“平齊的山”沒有意思,而“像山那樣整齊”似乎又不通,“齊”與“山”并存的,這樣的名字違背常理,是典型的“雜湊”。
用“雜湊”取名是極不認真嚴肅的,其效果自然不會好。起名字,多用精力和時間,認真對待,反復推敲,才可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十五、忌用“萎靡”字起名
所謂“萎靡”字,是指情緒低落、精神不振、具有消極作用的字詞。用這樣的字詞起名字,是對主人心靈的侵蝕和傷害,也會對他人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而應當忌用。
“萎靡”式的名字古今中外都有,大體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纖弱型,如石縫中的小草那樣纖細瘦弱,令人可憐。例如,陸瘦燕、周瘦鵑、秦瘦鷗、陳秋草、薛用弱、雷弱兒、丘弱、邵飄萍、王忍之等,是纖弱型的代表。
二是憂傷型,含苦茹悲,憂傷孤獨,內心酸楚,令人哀嘆。例如,徐悲鴻、鄭愁予、張恨水、獨孤郁、黃連茹、辜鴻銘(孤鴻鳴)、韓頹當、子沮、顏孤、孤竹、國哀、龐晃(彷徨)等,是憂傷型的代表。
三是灰暗型,寒風嘶鳴,白霜茫茫,陰霆沉重,前途暗淡,令人心涼。
例如,陸厥、孫默、孫抑、姜酶、普寂、嚴霜、荒蕪、沈醉、廢名、陳殘運、流沙河、周懶予、謝念難、徐悉艱等,是灰暗型的代表。
這三種類型的名字,給人的印象不是軟弱可憐,就是心灰意冷,憂傷可嘆,它們都缺少鼓舞人奮發向上的力量,都染上了萎靡消沉的病菌,都具有渙散精神、瓦解斗志、降低情緒腐蝕心靈的消極作用。
好的名字應當具有教育作用、鼓舞作用、審美作用和益智作用。因此,用“萎靡”字取名,不可能成為“美名”,在為小孩起名應列為禁忌。
十六、忌用偉人、先賢之名起名
崇敬偉人、仰慕先賢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但這與用偉人、先賢之名起名是兩碼事。有人認為用偉人、先賢之名取名。就是對偉人的崇敬和對先賢的仰慕。崇敬偉人,應學偉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仰慕先賢,應以先賢為榜樣,創業、治學、干事業、多做貢獻。以偉人、先賢的名字為名,這本身就缺少“創造精神”,不符合偉人與先賢的教誨。
換個角度說,如果以偉人、先賢的名字為名,而其人的作為很一般,這不是對“英名”的玷污嗎?假如其人的作為超過了包括偉人、先賢在內的前人,其人的英名不是容易與前人混淆?
因此,這種做法是不應當提倡的。
在我國,用偉人、先賢之名起名的做法歷史悠久,至今不衰。以堯、舜、孔子、孟子、管仲、藺相如等人的名、字命名的歷代都有不少。如以唐代的詩人孟浩然的名字“浩然”命名者大有人在,在現當代的人名中,便可以找到浩然、孟浩然、江浩然、簡浩然、計浩然、盧浩然、朱浩然等一大串。他們的功德和名氣遠不及上述先賢。
以偉人、先賢之名取名,包括用偉人、先賢的字或號取名。這種取名方法,是制造“重名”的工廠。從消除“重名”這個角度來說,也應當忌用偉人、先賢之名起名。
十七、起名忌“直白”
所謂“直白”是指字的表達方式太直、太沖、太簡單化、太像白話。“直白”的名字缺少涵養的意味,文化素質差,美感淡薄。這樣的“名字”只能算作材料或半成品,若當作名字使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工制作。如王難得、馬千北、石大用、謝天地、譚全播、孫太黑、金鋼鉆、彭商人、錢勤來等?!爸卑住钡拿謥碓从谒季S的單一性的膚淺。
內容既單一又膚淺,自然就輕飄飄的沒有分量,一覽無余缺少深度,像一杯白開水沒有味道。這樣的名字要想加工,必須向深處和廣處發展,打開思路,才能見到新天地。
十八、起名忌“淺薄”
“直白”是從名字的表述方法上說的,“淺薄”則是從名字的“語義”即內涵上說的。直白的方式可以產生淺薄的結果,但內容的淺薄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只是直白一種方式造成的,這就是“淺薄”與“直白”的聯系與區別。
“淺”與“薄”都是指名字的“語義”不深,沒有分量。造成淺薄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單字名,與姓組合成一個常用的詞或詞組,只表達單一面又簡明的內容。
如黃山、高堂、滿月、龍門、方法、文才、正宗、陳著、羅漢、金剛等。
二是雙字名,但名字構成的詞組只表達一個簡單淺顯的意思,內容仍然沒有擺脫單一性。
如方向明、張敬禮、陳健設、設小妹、單印章、徐阿二、毛二可(哥)、何大僑、朱衛星等。
克服淺薄的毛病,可從兩方面人手:
是讓名字的語義多元化、即有多向性或多維性
二是使構成名字的詞語結構復雜化、盡量讓姓氏參與組詞,并且三個字各自成詞,每個字代表的意思都不相同,構成多層關系。符合這兩方面的要求,名字的語義就不會“淺薄”了。
同時、這也是解決“直白”問題的有效方法。
十九、起名忌“俗氣”
這里說的“俗氣”,包括兩方面:一是思想上的俗套子。
如沿用過去的老一套,起名字仍然圍繞著福祿財禧、仁壽安康、光宗耀祖、禮義廉恥、忠厚賢德、金銀珠寶、龍虎鳳麟、英花蘭香等兜圈子,走不出新路子。
二是套用俗語起名字,缺乏新鮮感。
如高山、高峰、華夏、商丘、唐詩、章法、正常、玄虛、康樂、嚴肅、應用、京城、廖得金、劉盆子、畢修勺、商大節、許善心、金如山、高連升、馬蘭花等。
解決“俗氣”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走新路、邁新道,用新詢;寫新義、就是棄舊圖新。凡是舊的、老的、熟思路和詞語,都要拋開,要闖新路,鑄新詞。
這樣做自然是困難的,要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
二十、起名忌“異化”
這里的“異化”是指女性起典型的男名,男性起典型的女名,在名字上造成性別的混亂。好的名字應當體現性別特點,便于社會交流?!爱惢泵植环线@些要求,因此不宜提倡。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一部分性格、氣質較特別的人:男子性格柔和、氣質文雅、作風細膩,具有女子之風:女子性格剛強、氣質粗放、作風潑辣、具有男子之氣。這類性格上具有異性特征的人,起名顯示出個性特征是可以的,但要適度,不能完全“異化”。完全“異化”,不符合實際,有害無益。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異化”的名字,本人的性格并不怎么特別,沒有突出的“異化”傾向,起這樣的名字就更無道理,更不必要了。
一般來說,“異化”的名字有如下幾種類型:
1、具有明顯“異化”傾向的名字。如男子用紅、彩、花香、靜、風之類的字取名。
2、完全“異化”。例如,男子用女、妹等字取名。這類男名如:王彩鳳、翟彩紅、趙繼英、林文芳、薛佩珍、曹如玉、侯順香、于樹花、周鳳玉、尹雪曼、蕭楚女、羅林妹等。女子用男郎、漢等字取名。這類女名如:吳健雄、朱志豪、馬險峰、徐林俠、謝阿蠻、閻宏偉、劉虎成、張龍地、丁鷺飛、李烈。俞雷、苗林郎、熊漢燦等。
當前名字的“異化”有發展的趨勢,這是需要抑制并注意避免。(未完待續)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