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六十年代剛果(為收集橡膠每月工作24天)
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4)

19世紀80年代后,非洲剛果的黑人們便經歷著地獄般的生活。
在那里,他們為收集橡膠必須在森林中工作24天,如果當天數量不夠,他們的妻子、母親、孩子的手腳就會被白人殖民者砍掉,以此威脅男人們更賣力的干活。

其中有一位年輕的父親,名叫Nsala 。
在攝影師拍攝的照片中,他坐在木板臺階上,一言不發、神色黯然地盯著眼前被砍剁下來的小手小腳,那是他5歲女兒Boali的手腳。

遭遇不幸的起因,是Nsala 當天沒有為殖民者采集到足夠的橡膠,所以他的女兒便被監工砍掉手腳后殺害。
而這不是當地唯一的一起暴行,在Nsala的女兒Boali之前,已經有很多的剛果人民遭受到如此虐待。
而Nsala的妻子,也在女兒被殺害后,以同樣的方式被害。

拍攝照片的是愛麗絲·西利·哈里斯,她用鏡頭記錄下了這殘暴的時刻。
不僅如此,愛麗絲·西利·哈里斯還在她的書《不要叫我淑女:愛麗絲·西利·哈里斯夫人的旅程》中描述了更殘忍的畫面。
書中寫道:“他們切斷Nsala女兒的手腳,接著又殺害了他的妻子,為了給Nsala留下紀念品,他們給Nsala送去了他深愛的女兒的一部分”。
那么剛果的人們為什么會陷入如此地獄般的生活呢?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利奧波德二世。

利奧波德二世,比利時國王。他的父親利奧波德一世于1831年創立了“比利時王國”,利奧波德一世死后,利奧波德二世以長子身份繼位。
由于利奧波德二世自小在各種政治紛爭中成長,因此繼位后,為了讓比利時變得強大,他努力發展國內經濟和工業。
比利時經濟如他所愿強大起來,野心勃勃的利奧波德二世便將目光投向了世界,準備實施他蓄謀已久的對外擴張。

但是在19世紀80年代,比利時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妄想對外擴張的利奧波德二世看了看歐洲,發現自己惹不起。
利奧波德二世又看看了亞洲,原本他決定征服中國,但是1860年的中國正在被英法聯軍侵略,利奧波德二世又看了了看別的亞洲國家,發現沒有自己的下手之地。
所以,迫不得已下,利奧波德二世將目光轉向了還未被侵占的非洲中部地區。

但是利奧波德二世很狡猾,他深知比利時當時在國際中的地位,故而不敢像美英法等國一樣大張旗鼓地將軍隊開到他國。
為了謀求政治上的正確,利奧波德二世在“國際地理會議”上打著“人道主義”、“科學考察”“廢除奴隸制”等幌子,在征得德、英、法等六國同意后,以“國際考察和開發”的名義,向非洲中部進行了一次“十字軍遠征。”
為了表示誠意,利奧波德二世還專門為他的擴張計劃找了一個探險家——享利·莫頓·斯坦利。

這位探險家深入非洲中部后,給利奧波德二世帶來了“當地物資富饒”的信息。
利奧波德二世聽后十分激動,利用各種手段在國際上取得政治正確后,于1879年1月25日,再次讓斯坦利帶領一支探險隊去非洲中部。
斯坦利利用各種卑劣手段跟當地酋長簽合約,在非洲剛果地區建立了20-40據點。
1884年,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建立“剛果自由邦”。

1885年4月30日,利奧波德二世在比利時國會上正式被授予“剛果自由國國王”的稱號。
剛果正式成為了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財產,利奧波德二世也開始對“剛果自由國國王”實施獨裁統治。
為了讓比利時更加富饒強大,利奧波德二世像魔鬼一樣壓榨、虐待著剛果地區的黑人。

美國作家亞當·霍赫希爾德在其作品《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一書中,不吝筆墨地描寫了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的暴行。
尤其是在19世紀90年代后,由于世界范圍對橡膠的需求量暴增,橡膠原料出現供不應求。
《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第十章“流淚的樹”中寫道:
“1897年 ABIR剛果公司(剛果自由邦的天然橡膠開發公司)在剛果以每千克 1.35法郎價格收購橡膠后,裝船運到安特衛普(比利時西北部城市)的公司總部。在那里售價有時能達到每千克10法郎 ,利潤率超過700%。1898年,ABIR的股票價格漲到了六年前的7倍,1890-1904年剛果橡膠的利潤增加了96%以上,到世紀之交,剛果成為了非洲最賺錢的殖民地。”

然而在擴張計劃之初,為了蒙蔽國際社會的眼睛,利奧波德二世曾一度在建設剛果上付出了巨大投資。
這樣的投入讓剛剛原地起飛的比利時國庫承受了過大壓力,以至于債臺高筑。
但是橡膠熱很快解決了利奧波德二世的困擾,在巨大利益的趨勢下,剛果地區黑人的噩夢便開始了。

為了變本加厲地挽回早期投資,利奧波德二世每天最喜歡看的就是運往剛果的來福槍的數量和運往歐洲的橡膠噸數的報告。
但是人工種植的橡膠生長很慢,通常要好幾年才能收割。
為了在世界市場上供不應求時謀取巨大利潤,利奧波德二世便下令(雖然他在事后從來不承認)讓剛果的黑人們收割野生橡膠。

野生橡膠對比人工種植橡膠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是運輸成本低,因為割取野生橡膠沒有種植成本、沒有肥料成本,也無需在昂貴的設備上投資,需要的僅僅只是壯勞力。
而在非洲剛果,最不缺的就是壯勞力。
但是收割野生橡膠是一項非常辛苦且危險的工作:收割的黑人必須用鋒利的刀子將橡膠樹的外皮和藤蔓割開,才能從中取出橡膠汁。

殖民者對橡膠的貪婪,令他們無法按照橡膠樹原本的承受量采取橡膠汁。
為了完成每天的定額,他們必須把一顆顆橡膠樹由根殺死,這樣才能收集到更多的橡膠汁,但是這無疑是飲鴆止渴。
當村落附近的橡膠林被砍殺光,再也沒有辦法收集橡膠汁時,黑人們就不得不往更遠的地方走去。
這通常要去到叢林腹地中,但是收集橡膠汁的黑人太多了,很多人不得不走一兩天,才能找到沒有被割取過的藤蔓。

叢林是十分危險的,不光有難以忍受的蚊蟲,還有十分兇猛的野獸,及隨時傾盆而下的瓢潑大雨。
潮濕讓他們極其容易患病,而一旦進入,便將近一個月不能出來。
《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第十章中寫道:
“以ABIR為例,每個村寨的標準配額,每個成年男性,每兩周必須上交3000-4000克晾干的橡膠。其他地方的配額更高,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ABIR管理層估計,要完成配額橡膠收割工人必須每月在森林里工作24天,晚上他們要鉆進自己編的粗糙的籠子里睡覺,以防止豹子襲擊,雖然這種保護措施不是常常有效。”

不光如此,野生橡膠樹長得及其高,想要收集到更多的橡膠汁液,就必須爬到樹頂去,而爬樹是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的。
書中寫道:“當接近地面的藤蔓被割取完后,人們就不得不爬到樹上割取汁液,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人,他在樹上割取汁液時,從樹上掉下來,摔斷了腰”。
收割橡膠汁的痛苦當然遠遠不僅如此,收割結束后,黑人們必須立刻將橡膠曬干,但是叢林的潮濕讓他們沒有辦法將橡膠汁晾曬在地上,因此只能涂抹到自己身上進行晾曬。
這導致皮膚的毛孔被封死,令他們難以透氣、感到憋悶和渾身瘙癢。

橡膠汁曬干后,黑人們還要把沾著體毛的固體橡膠硬生生從身上撕扯下來,這種痛苦也是難以忍受的。
被撕扯后的皮膚變得通紅且敏感,但是他們還是得拖著紅痛瘙癢的皮膚繼續爬樹工作,或繼續往上涂抹橡膠。
如此辛苦的工作,自然是不會有黑人愿意去的,但是殖民者有辦法。
他們雖然不能像控制腳夫一樣將收割橡膠汁的黑人用鐵鏈子綁起來,但是他們有著更為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控制他們的親人和家眷。

1892年,公安軍軍官劉易斯查爾汀在日記中寫道:“非洲人不喜歡割取橡膠,必須逼著他們做,怎么逼他們做呢,某些消息或謠言慢慢傳到了歐洲。
例如有人告訴我,一位英國副領事在1899年的報告中說‘軍官們的辦法是,劃獨木舟到村寨里,村寨的居民肯定望風而逃,然后士兵開始搶劫。
他們把所有的雞、米、面等都拿到屋子外面,然后他們開始追擊村民,只需將他們的女人抓住就行,把這些女人押做人質,讓該地區的酋長繳納規定數量的橡膠,家里的男人再為每個女人交兩只羊,就可以將自己的妻女領走,這位軍官,將這種辦法用在一個村子又一個村子上,直到收到數量足夠的橡膠。’”。

倘若你以為這就是殖民者們用來控制非洲黑人采集橡膠汁的全部辦法,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只是其中之一,并且這種方法也很不好受。
為了收集更多的橡膠汁,他們侵占了一個又一個村莊,殖民政府或公司的每個基站,都關押著很多人質。
這些人質都是女人、老人、孩子,關押人質的地方環境十分惡劣,也沒有東西吃,如果他們的親人、男人不能按時交夠每日的橡膠份額,關在柵欄里的人質就會被活活餓死或折磨至死。

不僅如此,看守人質的士兵還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折磨漂亮的女人。
公安軍官喬治斯布里克斯1895年11月22日在日記中寫道:“每個士兵都想要一個,負責看守他們的哨兵,把里邊最漂亮女人的鐵鏈子打開,并強奸了她們,當然利奧波德從來沒有宣布挾持人質是官方政策,如果后人用來指控政府,當局會憤怒地予以駁斥”。
文明和偽裝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在當時,在遠離人群的剛果部落里,殖民者們沒必要進行偽裝,那些“如何關押人質的說明”,甚至出現在半官方指導的手冊里。

那本手冊叫做《實用問題解答》,里邊詳細給出了如何挾持人質的指導與建議。
這本手冊是由一個15人組成的編輯委員會所寫的,其中的一名成員就是軍官利昂·羅姆。
他當初最大的愛好就是搜集黑人人頭,并將他們圍著自己的花園擺放一周。
另外其他書籍中也有類似的指導方法,殖民者甚至掌握了規律:想要挾持剛果地區的黑人,只用守在他們的菜園附近就行了,因為即使逃跑,他們也不會逃多遠,餓了總會去自家菜園找吃的。

不僅如此,殖民者還會在黑人們冒死收集橡膠時不停地用鋼鞭在他們身上抽打,原由是不讓黑人們用直接砍伐的方式殺死橡膠樹。
但是每天的定額越來越高,黑人們如果正常收集,很有可能就不能給白人采集到足夠的橡膠。
在性命和鋼鞭的恐懼支配下,黑人們仍舊冒著被抽打的危險選擇前者。
而在剛果收集橡膠,無論是政府還是公司,管理全部是軍事化的。

公安軍的游擊隊遍布剛果各地,目的就是保護已經跟他們簽訂協議的公司的利益,只要所屬公司下的黑人引起暴動,就立刻會進行武力鎮壓。
為了鎮壓黑人們,他們給士兵們配發子彈,并且為了不讓士兵們浪費子彈,政府要求每個士兵都得上報每一粒子彈的用處。
而上報的方式,就是被士兵們擊殺的黑人的右手。
這些右手被砍下后,會有專門的士兵進行熏烤,這樣就能讓這些手長期保存,以便讓士兵們獲得勛章和獎勵。

在美國傳教的謝潑德便在去開賽河探查時發現了遍地是血的村莊,他看到了大量的正在被熏烤的右手。
而正在熏烤黑人右手的軍官還告訴他:這些右手也不單單是從私人身上砍下來的。
因為如果士兵們忍不住想打獵,那么他們就不得不從活人身上砍下右手以保證子彈的“正確用途”。

而讓謝潑德更加痛心的是,這些砍掉右手的殘忍方式,正是比利時政府經過仔細思考后出臺的政策,查爾斯勒邁爾便親口承認了此事。
他曾是赤道地區的第一任地區長官,退休后查爾斯勒邁爾回憶道:
“在剛果的那段時間里,橡膠供應一出現問題,我就給政府寫信,要想在這個地區收到橡膠,必須用砍掉手、割掉鼻子和耳朵的手段。如果村子不臣服于橡膠統治,政府或公司的部隊,或者他們的同盟部隊,有時會開進村子屠殺全村,并且讓附近村子的人獲得這個消息”。

更讓人可怕的是,這些被虐待的人中,不光是黑人,為了開發剛果,利奧波德二世竟然還在其他國家招工。
一個被派往剛果工作的名叫莫雷爾的28歲小伙子,因為看不下去殖民者的暴行,決定通過自己的方式將這些惡魔行為公諸于世。
為此他寫了很多小冊子并在回到歐洲后進行公開演講,痛斥殖民者的罪惡。

在剛果傳教的教士成了給他提供資源的保證者,他們向莫雷爾提供了一張又一張的失去手腳的孩子們的照片、變為廢墟的村莊和被砍下的手的照片。
而利奧波德二世,從這些可憐的黑人身上得到了大量的財富。
1909年,利奧波德二世,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剛果正式從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領地成為了比利時的殖民地。

【1】美國作家亞當·霍赫希爾德在其作品《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67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