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之前網上就傳出過一個很有趣的圖,圖畫上20%顯示的是,已經吃飽了,80%顯示的是,也不是不能吃。成年人可以自己感覺吃多少飯合適,那在我們給孩子喂奶的時候,又怎么把握孩子有沒有吃飽呢?

相信很多,剛成為寶媽的新晉媽媽們,上網搜索最多的話題就是,剛出生的孩子每天要吃多少奶?寶寶的吃奶量一直成迷,每個時期,不同的寶寶,不同的年齡,吃奶量都不同,這個很難把握。
但寶媽們對于孩子吃奶,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誤區,那就是,寶寶哭了,就是餓了,寶寶嘴在動,就是想吃奶。
但其實很多時候寶寶哭還真的不一定是為了吃奶,有可能是沒有安全感,想要找媽媽,有的時候可能只是單純的引起大人的注意。畢竟孩子不會說話,餓了會哭,吃撐了肚子難受也會哭,作為家長,一定要仔細的辨別孩子為什么哭,找到原因,千萬不要一哭就喂奶。

而且給孩子喂奶講究的就是少食多餐,特別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還處于新生兒時期,這時候孩子的生存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寶寶要努力適應,家長千萬不能太過著急。
那么說了那么多,我們到底該怎么控制給孩子的喂奶量?又為什么孩子剛吃完奶,又哭著鬧著要吃奶?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給孩子喂奶不是固定一天一定要為多少,而是要根據孩子的需求來判斷。有的時候孩子消化不好,孩子不想吃就可以給孩子少喂點,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餓得快,就可以給孩子多喂點。

特別是母乳喂養的時候,根據母乳的情況,給孩子喂奶更是要按需求喂,千萬不能按時間,或者是按量。而且媽媽就在孩子身邊,那真的沒必要把母乳特地擠到杯子里,給孩子控制量,喂母乳。
畢竟孩子吃奶,說喂奶量,就是孩子的需求量;說喂奶時間,就是孩子想吃奶,而且完全清醒的時間;說喂奶方式,讓孩子依偎在母親的懷里,感受母親的溫度,這要比冷冰冰的奶瓶好得多,而且還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增加孩子和母親的互動。
而第二個問題,則是會經常發生在剛剛開始接受母乳喂養的孩子和寶媽身上,孩子每次吃完還想吃,要么是因為寶寶沒有安全感,想要靠吸允媽媽的乳頭,來獲得安全感。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媽媽一開始下奶少,寶寶吃了很久,但其實吃到嘴里的奶水根本不夠。如果是這種情況,就需要媽媽自己調整心態,調整飲食,平時做好按摩,來保證奶水通暢了。

那想必大家看到這里又要問了,說是要按照寶寶的需求喂奶,那我們又怎么判斷孩子有沒有吃飽呢?
其實寶寶本身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生物,當孩子吃飽了,需求滿足了,雖然還會含著奶頭來尋求安慰,但媽媽明顯可以感覺到寶寶吃奶不積極,而且更多的是含著乳頭開始玩兒。
而且平時我們監測自家孩子平時的營養情況怎么樣,還會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特別是孩子的體重,會根據寶寶平時的飲食情況,以及生長發育情況,變化浮動非常大,是媽媽了解孩子身體狀況,很精確的一項數據。
如果媽媽實在不放心,平時一天或者是兩天,就可以趁寶寶睡著的時候,在不同日子的同一時間點給孩子測一下體重,就可以知道孩子最近吃的怎么樣了!

所以說大家現在知道該怎么判斷孩子有沒有吃飽了嗎?千萬不要做孩子,一哭就給孩子喂奶的笨媽媽。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