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媽媽有時候給寶寶喂完奶,寶寶吐出一大口奶水,這是什么原因呢?不少媽媽都感到困惑,寶寶吐奶是自己喂奶的時候做的不對嗎?還是寶寶的身體出了什么問題呢?

吐奶是寶寶一種常見的狀況,因為寶寶的胃不像大人是垂向下方的,而是呈水平位的,而且容量又很小,所以食物容易倒流到食管處的賁門,孩子的賁門關閉作用比較差,所以食物倒流后容易從口腔里溢出來。

媽媽的哪些喂奶方式容易導致寶寶吐奶呢?
1、仰臥喂奶

仰臥喂奶是一個不恰當的喂奶姿勢,寶寶的胃部結構特殊,仰臥時,寶寶吸入的奶水很容易停留在胃部,容易發生奶水倒流。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最好是將寶寶抱起來,讓寶寶身體傾斜45度左右,這樣奶水進入食道,經過胃部,自然的流入小腸,不容易造成寶寶吐奶情況。
2、寶寶喝奶時吸入空氣

寶寶的喉頭位置比起大人來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這樣在打嗝或晃動身體時很容易出現吐奶。
抱著寶寶喂奶時,一是動作盡量要輕,不要劇烈晃動寶寶的身體。二是在喂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讓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盡量避免空氣在喂奶時帶進孩子的胃里造成吐奶。
要特別留意的是,喂完奶后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后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也就不容易吐奶了——這個“放”也是要講求技巧的哦,專家提示我們,喂奶后最好能讓寶寶多立一會兒,放下時的最佳姿勢是右側臥位,枕頭略抬高點,這些小措施都能有效地減少吐奶。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