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愛探險的朵拉爬不過去(兩歲寶寶只寵愛冒險的朵拉)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是的,動畫片可以看,我不認為動畫片是洪水猛獸。

請自我催眠:我是一個好媽媽
我發自內心的認同:沒有動畫片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有我這樣的媽媽的小朋友,是不是很快樂?
所以,妞妞從會走路以后,慢慢認識了貝樂虎兒歌和寶寶巴士,不知不覺邂逅了多多動畫屋,喜歡上了汪汪隊,成了小豬佩奇一家的迷妹;很快,雖然還是對喜洋洋、光頭強還有大頭小頭毫無興趣,她還是無師自通(不,是看爸媽劃拉手機看多了)會跟媽媽搶手機自己點開動畫圖標后,行云流水一般自如地淡定地播放她喜歡的海底小縱隊、超級飛俠,有時是杰力豆;再接著,她好像長大了,喜好又發生了變化:她痛苦地擺著手拒絕播放貓咪一家,瀟灑地跟小豬佩奇Saybyebye再也不愿看了,還拋棄了聒噪的海底小縱隊、超級飛俠,只是偶爾還瞅瞅重口味的讓人無可奈何的杰力豆。
哈,她有了新的小伙伴——愛冒險的朵拉。

寵愛你
動畫片很多,我有意無意地也幫她篩選篩選可以觀看的,這是一款我給她推薦的動畫片,過濾后覺得還行的就給看。這部動畫片除了對話式的互動、能讓孩子學點英語外,實際生動地教育方法也一度讓我點贊。把孩子交給了動畫片,我更輕松了,情緒管理的妥妥地,母慈女孝。
但是最近,妞妞的觀影反映令我好奇:每次妞妞預感到搗蛋鬼狐貍將要出現了,就會嚇得跑來抱住我的大腿,大氣不敢喘,眼睛不敢看電視畫面,側著臉瞥一眼又立刻轉過來,這表現太像我追驚悚片時的樣子了。

一睹尊容 搗蛋鬼狐貍本狐出場
為了了解發生了什么,我便跟著看了幾集,從大人的角度看,搗蛋鬼并沒有那么可怕,可是,兩歲的孩子眼里它是什么形象呢?為了解開這些謎題,只好花時間對搗蛋鬼狐貍這個角色一探究竟了。
《愛探險的朵拉》是學齡前的寶寶愛看的一部簡單平淡地雙語動畫片,故事情節是可愛的小姑娘朵拉和自己的好朋友猴子一起去冒險。朵拉的書包里有一個神器,那就是地圖,幫助朵拉順利達到目的地,冒險的時候會經常出現一個被叫做搗蛋鬼的狐貍,他總是會出現并耍著各種破壞小把戲,惹得朵拉大叫搗蛋鬼別搗蛋,最終通過機智的行動趕走搗蛋鬼到達目的地。里面的朵拉真的是很聰慧可愛。

這部動畫片價值觀很正,雖然整體情節簡單,但不斷有兩歲多的孩子們超出現有能力的挑戰和難題出現,探險難度拿捏的很棒,孩子能從中學到勇敢、分享、合作的精神,還通過反復考察增長知識,學到如何與外部世界打交道的簡單技能。
關于搗蛋鬼的相關疑問可是,也有些方面我很疑惑,也讓我反思。這個被稱作搗蛋鬼的狐貍喜歡干各種壞事,它總是不厭其煩鬼鬼祟祟地出現在朵拉和布茨探險的路上,搶走朵拉的東西,拿走本該屬于小藍火車的獎牌、扔掉鐵路上的鐵軌、把船槳扔掉讓冒險隊無法前進等。
看到搗蛋鬼狐貍,你得和朵拉一起喊“搗蛋鬼,別搗蛋”,然后狐貍就是說一句:“噢,討厭。有時候朵拉和好朋友機智地及時地喊出“搗蛋鬼別搗蛋!”,會讓狐貍偃旗息鼓、詭計不能得逞,有時候則會因為說的太晚而讓搗蛋鬼有了可乘之機。之后,朵拉和朋友們要想辦法解決搗蛋鬼帶來的難題,并最終挑戰成功。

他們喊著,并拒絕他靠近
那為什么朵拉要這樣喊呢?每次都這樣喊,也沒有讓狐貍不再搗蛋了呀?還有很多疑問,比如下列這五個問題,我帶著個人的偏見和狹隘的視角進行了耗時耗力的分析探究。哦,我可能是閑的,可是我想弄懂。
要知道,給小朋友起綽號可不乖哦。要知道亂貼標簽可是會加速有這些品質的孩子對這些品質的認同的,貼標簽的結果就是他可能開始有些搗蛋的行為,但是你說的多了,反復加強了他對搗蛋這種品質的自我認同,他就回想,我就是一個搗蛋鬼,結果就是真的變成了搗蛋鬼??赡苷驗樵诙淅哪挲g階段(4-6歲),所以敵意成分較少,但總會有些嘲弄。
但是小朋友不管出于何種心理和目的,給別人起外號都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尤其是那些揭人傷疤的外號,容易讓別人產生心理壓力產生自卑心理受到傷害。這也讓我這個大人感到心里不舒服,時常勾起我小時候被起綽號的痛苦回憶。這讓我有點同情這個小狐貍,覺得他有點可憐。明明人家就是想和你玩嘛,搗蛋是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嘛,他會傷心。當然朵拉有選擇朋友的權利,那么,狐貍身上的哪些特質讓朵拉拒絕和他交朋友呢?

牛仔朵拉沒有邀請他,但他早已換好了同樣的牛仔服裝
可能會有以下幾點:不懂社交,溝通不暢;調皮,給別人制造著“小麻煩”;愛破壞別人的物品或計劃;自我為中心認為無所不能;逆反心理強不服管教等,這些品質都讓優秀的寶寶們畏懼,友誼便望而止步。
我覺得可能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不同于朵拉等正面的榜樣,搗蛋鬼狐貍是一個“壞人”的形象,是整個動畫片的背鍋大王,所有的矛盾沖突都有他來一人撐起,對于整部動畫片來說真的是功不可沒。
還有一點是孩子在成長的探險路上都有障礙。搗蛋鬼狐貍是朵拉每次探險路上的必備障礙。

那個調皮的小孩是誰呢?每一個孩子身邊都有一兩個淘氣的小朋友,他們可能是一個班的同學,同一個小區的鄰居,也可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其次,搗蛋是兒童的天性。2歲以后,孩子們從自我為中心的單獨游戲發展到開始與他人合作。社會交往能力在幼兒之間的游戲中鍛煉出來。每個小朋友的想法和性格都不同,所以有不同意見的孩子交流就會產生摩擦。每個孩子心里都有一個搗蛋鬼,可能就是他自己。是不是經常被媽媽訓斥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是不是經常被老師責備?是不是因為參與不進小朋友的游戲里感到委屈?
活潑好動身體好體育強,有想法有策略,能吃苦,勇敢自信又堅強,還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呢。

偽裝技術牛一仙人掌

偽裝技術牛二草球

偽裝技術退步了

竟然有人給搗蛋鬼狐貍寄卡片哦

善良有愛心:和朵拉一起給別人送禮物

樂觀又堅強,你拒絕我我還會再來的
你該決定搗蛋鬼狐貍其實是個好孩子了。
如果把點子用到正地方就好了。

哦,討厭
每個小朋友在骨子里都有愛搗亂的天性,但搗蛋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天養成的。搗蛋鬼經常來自溺愛他的家庭,缺乏父母陪伴和管教,沒有束縛家里唯命是從。搗蛋鬼的同輩群體他的好朋友們也多是頑皮古怪的小霸王、孤獨敏感的插班生、自作聰明的孩子,也可能有著同樣的愛捉弄別人的表現。所以,搗蛋鬼的行為得到了強化。

05.生活中的搗蛋鬼總是能遇到,那么,我們的小天使該如何面對呢?
第一個《兒童權利宣言》說過:兒童有失敗的權利。兒童是在錯誤和失敗,以及對錯誤和失敗的學習中成長起來的。對完美兒童的渴望是虛妄的,我們堅決放棄這樣的想法。即尊重兒童的權利與需求,接受兒童成長中的各種不完美,用自己的行動而非口號去"愛"孩子們,做到原諒和和解。

一起吃餅干吧
祝所有的小朋友,在體驗搗亂、解決搗亂的過程中,體會到關于調皮的治愈之旅,最終收獲的真正的開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86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