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6)
小鴛鴦和小鴨子長得差不多 想分清楚主要看帶隊媽媽

昨天下午沒拍到鴛鴦,但是拍到了鴨子一家。小鴨子和小鴛鴦長得差不多,要區分主要看帶隊的媽媽。 記者 嚴嘉俊 攝
昨天有網友說,西湖后孤山荷塘出現了今年第一窩鴛鴦,一共8只,剛剛入水兩天。這究竟是不是今年第一窩鴛鴦,倒不好考證。但不管怎么樣,新出生的鴛鴦總讓人忍不住想去看看。
昨天下午兩點多趕到孤山,過了西泠橋后,沿著左手邊的游步道走上一段,就能看到一大片荷塘,據說這里就是看到鴛鴦幾率最高的地方。
還沒入夏,荷塘里嫩綠的荷葉才長了沒多少,面碗大的葉子浮在水面上,還沒來得及鋪展開來。圍著荷塘轉了一圈,盯著湖面看了很久,沒發現鴛鴦。
一位坐在湖邊休息的保潔大姐,湊過來問:“你也是來找鴛鴦的?”
為什么說“也”?
大姐說,這兩天,每天天一亮,荷塘邊就擠滿了人,個個都扛著照相機,都是聽說西湖里有剛出生的鴛鴦寶寶來拍照的。
大姐每天都在荷塘邊打掃衛生,小鴛鴦見了兩次,都是早上六七點,鴛鴦媽媽帶著出來找吃的。“可愛是真可愛,胖乎乎的,但是不一定每天都在。倒是鴨兒,每天在這里游來游去,喏喏,那邊游過來的就是。”順著大姐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慢悠悠地,四只大鴨帶著七只小鴨游了過來。
經常跑到孤山拍照的老陳,昨天扛著相機在蹲點。見到鴨子游過來,他很有經驗地說:“四只大的鴨兒,只有鴨媽媽,會管七只小鴨兒。其它三個,你看看,就管自己打瞌睡,不勞心的。”
果然,七只小鴨子太淘氣,游著游著就各自散開。鴨媽媽顧著這頭管不住那頭,急得“嘎嘎”叫。小鴨子也算乖,忽然都“嗖嗖嗖”地“飛”回媽媽身邊。
攝影愛好者“白云”,幾乎每天都到孤山下拍照。她說,孤山下的鴨子,4月10日開始露面,大約有“三家”,帶著的小鴨子分別是12只、9只、7只。至于小鴛鴦,她昨天早上第一次見到。
“白云”說,昨天早上7:30,孤山下這片荷塘,好多人圍著拍照。她擠進去一看,毛茸茸的小鴛鴦,跟著鴛鴦媽媽學游泳。她數了下,7只小鴛鴦。不過,也有人說是8只。
“白云”昨天早上沒帶長焦鏡頭,所以下了班,又帶著長焦鏡頭過來,想給小鴛鴦好好拍拍照片。可惜在孤山下等了兩個多小時,再沒見到鴛鴦。
下午4點多,攝影愛好者越來越多,又等了半天,還是沒看到。誰都沒抱怨,都說習慣了,能不能碰到,純粹看運氣。而且,就算沒有拍到小鴛鴦,看看小鴨子也蠻好。
小鴛鴦、小鴨子,都是胖乎乎的小身子,怎么分?浙江野鳥會會長錢斌說,小時候的確不太好認,最穩妥的辦法,是看帶隊的媽媽。因為不管是小鴨子還是小鴛鴦,剛出生的時候都是跟著媽媽,只要認準了大的,就肯定不會錯。
從候鳥到留鳥 鴛鴦和西湖感情越來越深
嚴格說來,鴛鴦是杭州的候鳥。每年秋天從北方飛來,一般情況下是在杭州過冬并尋找愛侶,來年春天飛回北方去繁殖。也就是說,按常規,它們應該呆在北方產子。
現在都快入夏了,怎么西湖里還有鴛鴦,而且還生下了小鴛鴦?
錢斌說,可能因為西湖的生態實在是太好,2007年開始,有些鴛鴦就不走了,常年“落戶”在杭州,定居生子,從候鳥變成了留鳥。
最早落戶杭州的鴛鴦一家,本報也曾報道過——
2007年5月中旬,浙江野鳥會發現有鴛鴦一家在西湖邊繁殖,可惜沒過多久,其中兩只小鴛鴦夭折;
5月30日,本報報道了鴛鴦一家7口落戶西湖的消息。為了不讓小家伙們受到人為干擾,報道中我們沒有點明鴛鴦生活的具體地點。
7月15日,浙江野鳥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野生鴛鴦首次在杭州西湖水域繁殖成功。
從那以后, 常年留在杭州的鴛鴦,一年比一年多。錢斌說,有可能是當年留下的鴛鴦,這幾年生下的鴛鴦寶寶,也可能是每年又有新加入的“落戶居民”。
現在大家也都知道了這些鴛鴦大多會在哪里出沒活動,會去看看它們,也希望能等到它們拍拍照。但是,不太用擔心會有人影響它們的生活。因為它們早就是我們這座城市的一部分,鴛鴦和西湖的感情越來越深,我們和它們也越來越像家人。
(都市快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2010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