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無骨小酥魚怎么做(東北做法的小酥魚)
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6)
酥魚又稱骨酥魚,是一道河北省的特色傳統名菜,屬于冀菜。魚酥爛,味醇香。起源于中國骨酥魚之鄉河北趙家,魏晉時期由民間傳入宮中,北宋初年被太祖趙匡胤頒旨御封,從此尊稱“圣旨骨酥魚”。其實酥魚的做法各個菜系的涼菜廚師都會制作,酥是一種涼菜制作的技法,酥燜的熱做涼吃菜,因其骨酥肉爛,老人和小孩均可以食用,所以南北方的食客都比較喜歡這道菜。
酥魚,是一種熱作涼吃的冷菜,分為“生酥”和”熟酥”,生酥就是不需要油炸處理直接酥燜;熟酥就是我們常用的先炸后燜的方法。九二年跟了一位老師傅就開始學這道燜酥魚,那會還是用鯽魚來做酥魚,也叫酥鯽魚,酸甜口味,做出來跟罐頭魚一個味道。酥魚大多以酸咸或酸甜味為主,也可以做成豆豉味的酥魚。做酥魚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燜制,才能達到骨酥肉爛、回口鮮香的效果。

酥魚 今天菜不咸
做酥魚通常以小個頭的魚類為主,如鯽魚、小黃花魚、帶魚或者其它小河魚,北京某餐廳也以鯉魚做了一道功夫魚,其實也是酥魚的一種。個頭較大的魚一般需要切成大塊,這樣比較好燜酥一點。通常不選用個頭大的魚來做的原因,是因為魚越大,魚骨頭越硬,越不好酥化,燜制的時間就會越久。#7月吃什么##吃在徐州#

做酥魚其實也不難,有三個關鍵步驟,掌握好了自己就可以做出媲美大廚的酥魚菜品。
一、高溫油炸。做酥魚需要七成熱左右的油溫,把魚炸制成金黃色,炸干水分,比干炸小黃魚還要再炸干一點,達到酥脆的程度。魚炸酥,后期燜煮的時候才不會散碎無形。
二、加醋燜煮。醋是必不可少的調料,可以軟化魚骨,快速分解鈣質,加快酥魚成熟的時間,最主要的作用是使酥魚達到骨酥肉爛的程度,也起到調整味道的作用,酸咸回甜的口感就是靠醋這味調味料。
三、火候夠足。燜酥魚的時間通常比較長,直接在鍋里燜制的話需要兩個半小時左右,甚至耗時三個小時。用高壓鍋制作酥魚需要25分鐘/30分鐘左右,燜至自然冷卻即可。時間短,魚骨頭無法軟化化渣。
今天分享的是酥燜小黃魚,我一次性買了五斤小黃魚,老爺子愛吃但不能吃糖(糖尿病)所以白糖在這個版本里是沒有的,是酸咸口味的,大家做的時候可適當增加一些白糖,這樣味道會更好吃一些。

需要食材:小黃魚2500克、小蔥50克、洋蔥10克、姜1塊、蒜子5瓣
需要調料:鹽15克、味精5克、雞精8克、十三香2克、番茄醬100克、料酒10克、黃豆醬油20克、白醋200克、香葉10片、八角5顆、桂皮2克、花椒2克、干辣椒3克
制作過程:
1、將小黃魚收拾干凈,可將魚頭直接去掉,我是帶著魚頭制作的,注意食用時里面有兩顆小石頭。小蔥洗凈切成段,洋蔥切成粗絲、姜去皮切成姜片。

2、炒鍋上火倒入適量的色拉油,油溫升至六成熱左右,放入小黃魚炸熟撈出,油溫升高至七成熱以上,復炸至酥脆即可,撈出控油。

3、高壓鍋里倒入少許底油,放入蔥姜、洋蔥、花椒、桂皮、八角、香葉、干辣椒、十三香炒香。

4、放入番茄醬小火炒出顏色,倒入適量的料酒。

5、放入醬油炒香,倒入清水約2000克。


6、燒開后放入鹽、味精、雞精、白醋調味。

7、將炸好的小黃魚放入高壓鍋,盡量碼放整齊,在上面扣一個盤子,壓住小黃魚,使之浸入湯汁里。



8、蓋緊蓋子,扣上高壓閥,大火燒開轉小火,上汽后計時25分鐘,關火,燜至自然放氣。冷卻后取出裝盤即可。

一、炸小黃魚的時間,注意控干水分,否則容易濺到自己。要分兩次炸,第一次定型,第二次復炸,炸成酥脆的樣子即可。
二、要想顏色更漂亮一點,加大番茄醬的用量,以上斤數的魚可放入白糖100克,這樣的味道就和魚罐頭的味道差不多了。
三、白醋的用量不能少,否則達不到骨酥的效果,我用的是5度白醋。如果度數低需要多加一點。如果不追求顏色的話,也可用米醋或陳醋制作,用量參照白醋即可。
四、如果在鍋里直接燜制的話,可放入竹篳墊底,這樣可防止糊底。也需要在上面壓一個大的盤子,這樣就可以讓魚全部浸在湯汁里,小火燜制就可以了。
五、此做法適用于鯽魚、帶魚等酥魚,制作過程同上,也可查找我做酥鯽魚的文章。
感謝閱讀,我是今天菜不咸,超級喜愛美食的餐飲人,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飲行業知識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議也可評論區留言,再次感謝支持!【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