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9)
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白嫩、干凈。但是凡事都是過猶不及。有些時候太過于追求干凈,反而可能害了寶寶,讓寶寶生病!有些地方真不能太干凈,反而有些“小臟”更好!
1、鼻屎會阻礙呼吸嗎?有些媽媽會覺得鼻屎很臟很惡心,而且容易堵住孩子呼吸,所以經常會給孩子清理鼻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還在用棉簽給孩子掏耳朵?屎有一定的功能性:
其實鼻屎是寶寶鼻腔的天然保護屏障,頻繁清理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而且,寶寶的鼻腔內血管豐富,頻繁摩擦容易引起流鼻血等癥狀,反而對孩子不利。
正確處理方式: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只有在寶寶明顯有鼻屎阻塞的時候才給孩子挖鼻屎,否則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進行這個操作。這時候我們可以用生理鹽水噴鼻、滴鼻,然后讓寶寶仰頭躺著一會兒,軟化鼻屎,最后再用棉簽紙巾處理鼻涕,或讓它自己流出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看見寶寶耳朵里的耳屎,大部分爸爸媽媽都忍不了,一方面覺得臟,一方面覺得會影響寶寶聽力,總想要盡快幫助寶寶清潔干凈。
請問下八個月寶寶有很多耳屎,用電筒照著看了耳屎很黃而且干,看上去快要堵了,這種情況要怎么處理,大人可以幫掏嗎?
對此,崔玉濤醫生是這么說的:

所以總結一下
“為什么不建議用棉棒幫寶寶掏耳朵?”
孩子的外耳道遠發育并未成熟,而且耳內皮膚很嬌嫩,外耳道大多呈扁平縫隙狀,操作起來非常不易。
另外,寶寶掏耳朵時,并不像給自己掏那樣能有明確的感受。用棉棒給寶寶掏耳朵,你只是憑借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深淺、方向,很有可能將耳屎推向深處,造成聽力下降,甚至損壞耳膜。
所以,醫生也屢次提醒大家,不要用棉花棒給寶寶清潔耳朵,當然,也不要用其他東西來挖耳朵。
3、女寶「下面」臟臟的?耳屎有一定的功能性:
耳屎雖然看起來臟兮兮的,但是它還有保護耳朵的作用,能避免小蟲子、一些微生物、水等進入寶寶的耳朵內。大部分人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比如說,咀嚼、張口或打哈欠等活動,就能幫助耳屎自行排出耳道。反復掏耳朵,還有可能破壞耳道皮膚自然屏障,會使耳屎越來越多。
正確處理方式:
? 平時護理:媽媽們平時給寶寶清潔護理時,定期檢查耳朵里的清潔狀況,用干凈的棉球粘耳道的外部,洗澡后用濕毛巾擦外耳廓。
? 耳屎非常多時:如果你覺得寶寶的耳屎太多了,可以用嬰兒油、礦物油和專門的耳道清潔油來幫助清潔,但前提是要確定沒有過敏反應;如果你覺得自己操作不來,建議到醫院耳鼻喉專科進行處理。
若分泌物過多甚至有液體流出時,要注意排除中耳炎的可能,及時就醫,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別把保護屏障當炎癥!
家有女寶的爸媽們,在給寶寶洗屁屁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現在外陰部有一些白色的分泌物。不少家長覺得這是不干凈的東西,是「發炎」了,得趕快擦掉。
4、寶寶包皮過長要用清潔品重點清洗?白色分泌物有一定的功能性:
實際上,女寶寶的外陰部的這種白色分泌物,是可以保護寶寶的陰部免受細菌的侵擾的正常分泌物,如果過度清潔,反而會增加局部感染的風險。
正確處理方式:
女嬰每次大便后擦大便時應由前向后擦,并且用溫水清洗小屁股。清洗外陰時也要遵循從前向后沖洗的方式。另外,沖洗時到陰道口即可,不要沖洗陰道內,以防破壞陰道的酸性環境,反而不利陰道的健康。不建議給女嬰臀部使用爽身粉。
同時在給女寶清潔外陰的時候,用清水沖洗就夠了,不需要強行、一次性去掉這些分泌物。另外也要注意護理人員的衛生,如果護理人有滴蟲性陰道炎、淋病或者霉菌性陰道炎,也會通過接觸或者污染孩子的用品傳染給孩子。孩子清洗的器皿和毛巾要專人專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包皮包裹著陰莖頭,且容易向陰莖頭后方翻轉而露出陰莖頭。當包皮口狹小,緊包著陰莖頭,不能向后翻開而顯露出陰莖頭時,醫學上稱為包莖。大多數男孩在出生時,包皮比較長,完全或幾乎完全包住整個陰莖,這稱為生理性包莖,是正常嬰兒或幼兒常有的現象。
一般4歲左右這種生理性包莖就會消失,包皮就可以上翻露出陰莖頭。家長在看到孩子陰莖和包皮粘連時不需要動它,更不要勉強將包皮拉在龜頭后面,這樣常會造成受傷而引起疼痛、出血甚至疤痕,導致日后包皮出口狹窄以及小便困難和反復發炎。
但是,家長需要觀察包皮上的開口是不是很小,是否影響排尿。假如孩子排尿不連貫,呈滴漏狀,或者排尿時感到不適,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5、頭上臟臟的看著很難受?正確處理方式:
如果嬰幼兒包皮過長,且陰莖和包皮沒有粘連,家長需要經常翻開包皮,用清水進行清洗。因為這里容易藏垢納污,引起細菌滋生,產生炎癥。清洗時不要用刺激性的洗液,洗完用柔軟的棉布擦拭干凈,然后將包皮復原。
目前有的專家認為,如果包皮口狹小,不能翻出陰莖頭,可以做包皮環切手術,但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包皮環切手術雖具有一定的好處,不過也暗藏著一些風險。目前的科研證據還不足以表明應該常規做包皮環切術。包皮環切術并不是一種需要緊急處理的關鍵手術,做這個手術并不會給孩子目前的健康狀況帶來很大益處。我國小兒泌尿外科專家并不建議及早做包皮環切手術。爸媽們要及時尋求醫生幫助而看情況決定最終方案。
乳痂千萬別亂摳!
很多寶寶頭上都有一層「垢」,有的是厚厚的、油油的、比較黃或棕色,有的是鱗片狀或碎殼渣樣,叫做乳痂。
乳痂一般出現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里出現,6 ~ 12 月齡會自行消失,寶寶也不會有不舒服。
爸媽們千萬犯「強迫癥」,強行去乳痂,搞不好弄傷了頭皮,是可能導致感染發炎的。
正確處理方式:
如果一定想去除寶寶的乳痂,可以用沾有礦物油(嬰兒油)的棉簽輕輕軟化擦拭,再用溫水清洗。不要著急一次性弄干凈,每天堅持,慢慢就會洗掉。
—— END ——
快樂媽咪(ID:ikuailemami ),快樂育兒輕松育兒,我們一起探討更多育兒經!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