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2歲寶寶為什么會得痔瘡(2歲孩子居然長痔瘡了)
發布時間:2024-05-28閱讀(14)
孩子的事,總是大事2歲小梓的媽媽稱,孩子一歲時,身高比同齡小孩矮了不少,為了讓孩子能長高一點,于是她買來鈣片,碾碎混在奶粉或飯里喂他,然而三個月后,小梓媽媽發現小梓排便不暢,而且肛門處有黃豆大小的肉團,來到醫院兒科門診檢查,卻被醫生告知孩子因補鈣過量長了痔瘡,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2歲寶寶為什么會得痔瘡?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2歲寶寶為什么會得痔瘡
孩子的事,總是大事!2歲小梓的媽媽稱,孩子一歲時,身高比同齡小孩矮了不少,為了讓孩子能長高一點,于是她買來鈣片,碾碎混在奶粉或飯里喂他,然而三個月后,小梓媽媽發現小梓排便不暢,而且肛門處有黃豆大小的肉團,來到醫院兒科門診檢查,卻被醫生告知孩子因補鈣過量長了痔瘡。
醫生稱進入體內的鈣元素易與腸道里的食物殘渣結合,形成不溶解的較硬物質,過度補鈣易導致硬便難排出,久而久之,形成痔瘡。而且經檢查,小梓被診斷為矮小癥,該病癥非補鈣所能為。
鈣在寶寶生長發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爸媽重視給寶寶補鈣,然而盲目的“重視”,卻會讓孩子的身體倍感疲憊,不僅破壞了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還給孩子未來成長埋下各種風險,家長一定要謹慎。
補鈣過量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危害1、使得骨骼過早鈣化,骨骸提早閉合,長骨發育受到影響,以致于終末身高受到抑制,而且骨中鈣成分過多,骨質變脆,易發生骨折。
危害2、補鈣過量造成長期的高鈣尿癥患兒早期有輕微的腰痛,嚴重的還可有肉眼血尿,此外還增加了泌尿系統形成結石的機會。
危害3、過量補鈣寶寶可能會患上“鬼臉綜合征”,表現為上唇突出、鼻梁平坦、大嘴、鼻孔朝天、兩眼距離遠,使得原本漂亮的寶寶變丑了。危害4、在眼內房水中鈣濃度過高,可沉淀為晶體蛋白,引起白內障失明。若在眼角膜周邊沉淀會影響視力,在心臟瓣膜上沉積將會影響心臟功能,在血管壁沉積將加重血管硬化等。
危害5、影響寶寶的食欲,腸道過多的鈣會抑制鐵、鋅等二價離子的吸收,造成繼發性的缺鋅或缺鐵,并導致寶寶免疫性下降、厭食、貧血或生長緩慢等癥狀。
危害6、易導致軟骨過早鈣化,前囟門過早閉合,形成小頭畸形,阻礙寶寶的大腦發育。
孩子補鈣的用量標準
嬰兒處于發育的黃金時期,所以補鈣需要嚴重遵守劑量來補充,不同時期需鈣量也是不一樣的:
0—6個月(每天需鈣量為300毫克)
6個月—1歲(每天需鈣量為400毫克)
1歲內(每天需鈣量500毫克)1歲以上逐漸增多,4—7歲,每天需鈣量為800毫克,之后基本與成年的量相似。
食物補鈣較藥物補鈣更安全母乳以及配方奶是嬰兒首選的補鈣食品。若在特殊情況下,比如患有結核病、佝僂病等需要用鈣制劑補充,此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相應劑量的鈣質。
孩子補鈣過量怎么辦?
一般情況下,若孩子只是輕微補鈣過量,只要停止補鈣,副作用基本會慢慢消失。但如果過量嚴重,最好是立即前往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治療。
溫馨提示:家長不要盲目相信增高產品或營養保健品,以免出現肥胖、性早熟、女孩男性化等副作用,另外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進行各種營養的補充和亂補鈣,過量的補鈣只會導致惡性結果。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275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